第24部分(第2/4 頁)
者新罕布什爾的競選、預選時代表里根作過戰。
但媒體對我們開始關注了,每次立法大戰上媒體都更傾向於報道政見而不是立法工作本身。因此,參與立法的談判者、組織者還有溝通協調者佔盡了風頭。雖然像貝克等溫和派中的許多人士都應該得到讚揚,但也應指出里根競爭成功,保守派人士像米斯、安德森、諾夫齊格功不可沒。
我懷疑里根是否注意到在媒體領域是誰在為他忙活著,因為他放在工作桌上一條標語,上寫:“如果一個人不計較誰將得到信任,那麼在這個人能做什麼和他可以做得怎樣之間就沒有界限了。”從這句話可以看出,里根更在乎的是結果和已經擁有的一切。
50年前,為羅斯福制定政策、起草講演稿的助手們經常處於敵對狀態,助手們之間的關係十分緊張,甚至到了無法緩和的地步,這反而使白宮的工作更富於創造力。我不確定里根是否有意效法羅斯福的工作作風,但結果卻是相同的。出現了許多爭奪權力的花招,雙方紛紛爭做里根的耳目以爭得他的支援,經常互相透露一些損人利已的訊息或事件。馬基雅維利(1469-1527,義大利政治理論家,他的著作《君主論》闡述了一個意志堅定的統治者不顧道德觀念的約束如何獲得並保持其權力。——譯者注)都會佩服得五體投地。爭執已處於白熱化階段。我小心地採取了中立的立場,但仍感覺隨時都有可能有人向我萬箭齊發。使我感到驚訝的是,後來我發現有些人認為我好像對別人也存攻擊心理,這真令人感到壓抑,雖然我不介意向媒體介紹朋友的一些情況,但我總是小心地不說任何過火的話。我不喜歡激烈的爭鬥,或許是因為我在這方面不善長吧!
即便如此,里根所推崇的窩裡斗的工作作風至少產生了一個好的結果:使為他效力的高層專業人士更具戰鬥力,更好地服務於外部世界。我們這些人之間可能互不欣賞,但對任何人來說,都想為吉坡(指里根,是他主演的一部電影中主人公的名字。——譯者注)去贏得勝利,常聽人說肯尼迪和約翰遜在各自的政府內部強調忠實工作的同時鼓勵激烈的競爭。在里根的政府裡我第一次體會到這一點。對總統來說,這樣的力量團體確實更具有戰鬥力。
里根可以依靠保守派為政府制定正確的方向,依靠溫和派為自己掃除前進中的障礙,必要時達成妥協。保守派認為里根採取把某些厚顏伎倆帶入爭鬥之中,溫和派也同意這點,但同時表示待一切煙消雲散之後,里根仍能取勝,保守派認為里根的力量在於心臟地帶,這是正確的;溫和派認為要獲勝,里根必須處理好華盛頓內部的管理工作,這當然也確切無疑。我們之間觀點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的。但里根似乎並不在意這些,實際上也如此,當發生衝突時他總是避而遠之,讓我們在總統辦公室外解決這些問題,結果,貝克的辦公室成了我們討論解決方案的地點。大家對里根都懷有一份忠誠,於是這個方法很奏效,常常是我們拿出各自的計劃,計劃總是出於他的利益考慮,交給他修改,透過以後全面啟動。因此計劃一旦開始執行,就能夠貫徹到底,堅不可摧。
有沒有什麼經驗可以對白宮未來的領袖們說呢?當然有。就像企業的執行長一樣,每一位總統都必須有個適合自己、又支援自己的班底。里根的三人戰略小組是比較特殊的,可能並不適合其他人仿效。但是他的成功經驗確實說明了處理白宮事務存在的普遍性原則,總結如下:
*每個總統都需要一個強大的工作班底作支援,辦公廳主任要有超常的工作能力並有協調各方的能力。
*工作班底應該包括各種型別的人,如對於總統十分了解的人,可以保持隊伍的和諧;華盛頓資深人士,可使充滿激情的團隊工作更有效率;年輕人,具有活力與朝氣;老者,能夠提供智慧。
*在工作班底內部的權力運作軌跡應該是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不能越軌,不能因循守舊或更不能混亂無序。
*現代白宮應和其他組織一樣,必須既能夠適應新形式的快節奏,還應該有人自上而下來管理這個組織。
*工作班底應該站在總統的立場上儘可能多地想問題,使總統瞭解各方面的情況,當然,應該是那些在工作班底內部不能解決的問題,以防總統工作負擔過重。
*總統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助手,以保證政令執行。
*總統需要有一個知心朋友,工作之後可以與之交談,而且不會把談話內容洩露給第三者。
羅納德·里根5 天才(8)
與媒體和諧共處
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