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頁)
慰藉的,就是我們還控制著南翼具有重要意義的英軍地雷場。
第8集團軍有充分理由因所獲的勝利而感到滿意,他們的勝利使我們進至尼羅河一線的最後希望破滅了,同時也顯示了英軍在戰術上的巨大進步。蒙哥馬利指揮戰鬥是很有才幹的,雖然有時過於謹慎從事。他發揚了英軍指揮藝術的優良傳統,他的指揮才能讓人追憶起威靈頓所打的幾次勝仗。毫無疑問,在九月一、二日非洲軍進退不得時,他顯然是故意放棄了分割、殲滅非洲軍的良機。蒙哥馬利的防禦是根據戰略形勢和攻勢的需要來考慮的。他說:“根據第8集團軍所屬部隊的訓練水平,我認為輕率地放任他們去與敵人碰撞是不行的” ' 注:見蒙哥馬利著:《從阿拉曼到桑格勒河》。 ' 。無疑這是令人信服的論點,不過,人們認為,論隆美爾的聲望和他那公認的實施反擊的才華,是大可同蒙哥馬利的審慎周旋的。
沙漠戰
有幾個月的時間,我深受阿米巴痢疾的折磨。九月初,我不再是隆美爾指揮部不可缺少的人物了。我們的醫官堅持要我飛回德國治療。從一九四二年六月開始,我一直代替維斯特佛爾擔任作戰處長,現在他回來了;新來的情報處長佐林少校掌管情報工作也已經有兩個月。
儘管是這樣,我還是捨不得跟北非和我的戰友們告別。我和這些戰友們在沙漠地的艱苦而多變的戰鬥中曾親密無間地工作過。尤其是經過我們八月末的最後努力以後,德意坦克集團軍的處境已經是沒有什麼出路了,我就更加捨不得離開這裡。
九月九日,當我向隆美爾“辭行”的時候,他交給我一份呈給陸軍總部的報告,要求我面呈總參謀長。這個報告中指出了坦克集團軍補給方面的糟糕狀況,並請求緊急援助,這個報告是這樣結尾的:
如坦克集團軍再得不到充足的補給,即無法抗抵世界兩強——美、英的聯合部隊。儘管坦克集團軍作戰英勇,但遲早要遭到哈勒法亞守軍的同樣厄運。
實際上,處在這樣的情況下,唯一的出路是建立機動的防禦配系,並把我軍主力撤到利比亞。不這樣辦,非洲坦克集團軍就走上了絕路,就是重蹈保盧斯第6集團軍在斯大林格勒覆滅的覆轍 ' 注:瓦利蒙特將軍作為最高統帥部凱特爾的代表,於七月來視察部隊,他強調了我軍留在阿拉曼的重要性,這是因為克列斯特要經高加索入侵伊朗。 ' 。
蒙哥馬利發動10月攻勢時,如果隆美爾身在非洲會怎麼樣,探討這一問題沒有什麼用處。隆美爾當時在休病假。他聞訊立即飛回非洲,剛一下飛機就發現陣地遭到嚴重破壞,有部分預備隊已經消耗掉了。蒙哥馬利在兵力上佔有很大優勢,而且他又是那樣不遺餘力地去奪取勝利。我難以看出,我們的失敗還有什麼挽救的餘地。
最後,我想談談沙漠戰的特點。
首先,談到我們的義大利盟軍,有些人總是對意軍報以冷眼,而不去想想他們的處境是多麼不利,我是不以為然的。意軍的武器裝備大大低於當時的先進水平,坦克太輕,從機械構造上看也不可靠。意軍的多數火炮射程都不超過5英里,而英軍火炮的有效射程達到5到15英里。意軍的無線電臺很不適用於機動作戰,行進間不能使用。給養也不足,他們沒有野戰炊具,而且他們官兵之間待遇上的差別也非常之大。下級軍官的訓練水平和素質很差,與士兵的關係也不密切。但高階指揮官和參謀人員都經過很好的訓練,有相當的工作能力。
在北非作戰中,從多次戰鬥看,意軍部隊還是勇猛頑強的,特別是那些從舊騎兵團來的人和空軍部隊人員都打得很猛。雖然他們靠勇猛可以衝得上去,但他們缺乏在緊急情況下所需要的那種冷靜和沉著。總的來說,意軍的戰鬥素養是不能同第8集團軍相提並論的。
第8集團軍的各師,無論是屬於英國、印度、紐西蘭,南非或澳大利亞的,都與意軍迥然不同。這些部隊戰鬥力都很強,而且士氣高漲。尤其是沙漠遠征叢集更強一些。我在非洲服役期間,曾多次察覺到,英軍無論是處在戰爭的任何條件下,都保持了堅定沉著的作風。
我這裡不想去議論英軍的指揮才能。英軍指揮官犯了許多嚴重錯誤,遭受了一系列的慘重失敗,本來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甚至連他們的優秀將領,也比不上隆美爾那樣勇敢和足智多謀。我不認為,英軍已經解決了在廣闊的沙漠地進行機動作戰的問題。總之,英軍的作戰方法是緩慢的、刻板的、四平八穩的。他們信賴海軍力量和他們的帝國王土提供的取之不盡的資源。完全可以認為,那些資深的英國空軍軍官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