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1/4 頁)
兩個步兵師遭受重創,以他們自己的兵力已經控制不住形勢,於是我們令第1和第8裝甲師實施反擊。
巴爾克面對這一新危機泰然自若。這兩個裝甲師都調歸我們指揮;我們深信,他們能夠恢復原態勢。第1裝甲師的行動非常順利。七月十五日,它向奧列耶夫之敵實施反擊,經過一番激戰,阻住了俄軍。第8裝甲師的情況可不妙,敵軍在我們預料的地點實施了突破,第8裝甲師本該按命令列事,沿著預先安排的路線穿過森林(見圖53)。然而遺憾的是,師長決定不按命令列事,為爭取時間,走上了佐洛切夫…耶傑爾納公路。巴爾克將軍還專門囑咐,不準任何部隊走這條公路。結果,該師違背命令,自食惡果。第8裝甲師長長的縱隊遭到俄軍飛機的截擊,損失慘重。許多坦克和汽車被炸燃。這次反擊就這樣告吹了。“加里西亞”黨衛軍師沒能進行有力的抵抗,俄軍在第48坦克軍的左翼實施了深遠的突破。
與此同時,我們的左鄰第13軍處境十分困難。俄軍先是迂迴,爾後合圍了第13軍。所幸,七月十五、十六日,第48坦克軍恢復了防線,這樣我們還可以給他們一些援助。七月十七日,第13軍試圖在利沃夫東北突圍,我們也決定組成一個突擊群,策應突圍部隊。為此目的,巴爾克將軍要我來指揮第8裝甲師。
七月十七日傍晚,我試圖與第13軍取得無線電聯絡,以便與它協商,要它於七月十八日向南衝擊,同時,第8裝甲師則向北實施突擊,但通訊聯絡沒有溝通。於是我召集各團團長,說明我的計劃,我特別強調了這次出擊在道義上的重大意義,因為這一行動將決定被圍的4萬戰友的命運。我們完成這個任務是不那麼容易的!強大的俄軍坦克部隊已經在布羅迪以南突入了我們的陣地,並在第13軍和第48坦克軍之間部署了配有反坦克火炮的步兵。
為了不致在指揮上發生混亂,我令前沿的步兵部隊在夜間歸裝甲團指揮。途中,使我感到吃驚的是,我們的步兵再過半小時就要發起衝擊了,卻向南撤了下來。當我問到裝甲團團長時,他坦率地說,是他命令撤退的,因為他想在發起衝擊以前調整一下部署。我立即撤了他的職,這種自行其是的作法,使我們遭到不可彌補的損失。寶貴的時光浪費掉了,更糟的是,俄軍察覺到了我方的活動,他們以驚人的速度佈設了新的地雷場,並集中了坦克和炮兵。在這種情況下,我已沒有選擇餘地,只好取消這次計劃中的衝擊。我們別無他法,只有集中坦克部隊實施出敵不意的快速衝擊。根據以往的慘痛教訓,我懂得,如果讓俄軍有時間組織防禦,我們成功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兩天以後,由拉什和蘭格將軍指揮的第13軍主力,來到了我們的陣地跟前。在夜間收攏在一起的人群成密集隊形,一邊吶喊著“殺呀”,一邊向敵人衝擊。這些挺而走險的人群的衝擊,是一場生死搏鬥,許多人衝過了俄軍的封鎖線,就這樣得救了。但是,所有的火炮和重武器都只好丟掉。這樣,在俄軍的正面開啟了一個大的缺口,科涅夫元帥的坦克由這個缺口一衝而入,在加里西亞南部的整個德軍陣地是守不住了。
七月二十七日,我們放棄了利沃夫。八月一日,科涅夫的軍隊佔領了留布林,並在華沙以南寬大正面上進至維斯瓦河一線。第4坦克集團軍被趕過了維斯瓦河,第1坦克集團軍連同第48坦克軍被迫退到喀爾巴阡山一線。誰也不得而知,這種可怕的退卻什麼時候能結束。這時,巴爾克將軍被任命為第4坦克集團軍司令官。兩個星期以後,我當了這個集團軍的參謀長。
巴拉奴夫登陸場
一九四四年八月初,德國面臨著全面崩潰的威脅。諾曼底的美軍已在阿弗朗什突破。巴頓的第3集團軍即將開始向布列塔尼和昂儒大舉進軍。在義大利,同盟國軍隊已抵達阿爾諾河一線,佛羅倫薩即將陷落。在德國,七月二十日在希特勒總部發生炸彈爆炸事件以後,對最高統帥部的許多人進行了屠殺,嚴重地影響了整個軍隊的指揮。東線更是災難重重,整個東線都要瓦解了。
希特勒在八月三十一日的會議上說:“我相信,再沒有比東線這一年的情況更壞的了。當莫德爾元帥到職的時候,‘中央’集團軍群已經處於無可挽救的境地。” ' 注:見《希特勒指揮戰爭》。莫德爾於七月接替指揮“中央”集團軍群,同時仍繼續任“北烏克蘭”集團軍群司令官,由哈普上將為該集團軍群副司令官,代替他指揮。七月二十日,古德里安接替屈希勒爾出任陸軍總參謀長。 ' 七月末,波羅的海第1方面軍司令官巴格拉緬元帥在德維納河以南突破我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