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頁)
乎沒有航空業就不是一個真正的國家。鋼鐵也是這樣。它曾與蒸汽動力和鐵路一道,被稱為工業革命的支柱。在19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英國在鋼鐵生產上雄居世界之首,並以它在這種重要商品上的領先地位標誌著它的霸主地位。為了趕上英國,先是德國,後是美國,對自己的工業採取了保護措施。它們這樣做,被看作是新興強國崛起和英國衰落的訊號。20世紀初,日本加入了這場遊戲;二戰結束後,歐洲煤鐵聯營對歐洲共同市場的形成,以至於最後組建今天的歐盟,起到了先導作用。冷戰期間,蘇聯尼基塔·赫魯曉夫宣稱,共產主義一定會埋葬資本主義,除了其它辦法之外,就是要在鋼鐵生產上壓倒它。幾乎每一個發展中國家,從韓國和馬來西亞,到墨西哥和波蘭,都認為必須將鋼鐵工業作為工業化戰略的一部分。因此,在過去的一百年裡,世界的鋼鐵生產能力大大增強了。
鋼鐵廠一旦開工,想關掉它就很不容易。鋼鐵廠需要投入非常大的資本才能增加收益,建一個要花10到20億美元,其固定成本佔生產1噸鋼總成本的35%~40%。由於固定成本比率高,只要收益能覆蓋至少一部分固定成本,即使相當虧本地生產和銷售鋼材也算經濟。除此之外,鋼鐵廠要直接僱傭大量的人,甚至還會比較間接地使那些給鋼鐵廠供應物品和提供服務的行業也僱傭大量的人。人們常說到“鋼城”之類的話,這是因為鋼鐵廠常常是整個城市或地區的命脈。另外,作為一種源自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階級戰爭的老牌工業,鋼鐵業在各地的工會組織都很健全,政治影響力也很強。因此,在過去這些年裡,各地的新廠在增加,老廠也沒關閉,相反一直在艱難地維持著,儘管常常虧本銷售。在美國以外的世界許多地方,都是一邊成立卡特爾以支撐鋼的價格,一邊拿著政府的大量補貼。其結果是,生產能力的增加大大超過了實際需求。有些分析家估計,世界上大約10億噸的鋼鐵生產能力的近1/3是多餘的。
過去二十年間,過剩的產品大都流入了美國市場,導致數十家美國鋼鐵公司破了產,1800萬噸生產能力流失,美國鋼鐵企業的勞動力從1982年的45�9萬人縮減到了今天的13�9萬人。這些令人痛苦的統計數字主要是由三項原因所致:美國市場的相對開放,美國政府對鋼鐵業的援助相對缺乏,以及美國養老金和保健制度的特殊性。美國採取的貿易保護主義雖然招來了不少批評,但美國事實上還是進口市場中的首選。箇中原因在於,即便它採取了異乎尋常的行動,但跟其它任何一個大的市場比起來,還是容易進得多。從貿易統計數字上看,這一點非常突出。美國市場的進口量大約為24�1%,而歐盟市場的卻只有19�3%,日本市場的更不足以為道,為10%。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一個原因是歐洲、日本和其它國家都受制於相互默契的商業約定,這些約定的目的在於控制進口,具體操作則透過行業協會和相互關聯的公司構成的集團進行。另外一個因素是,政府以投入公有資本、吸收債務、或者是準備關鍵性基礎結構的方式,向不少非美國鋼鐵業提供了大量援助。最後一個因素是養老金和保健的“遺贈成本”。
即便得不到外國競爭對手獲得的那種保護和公共補助,美國許多鋼鐵生產商還是大幅度削減了成本,增強了生產力,以便在美國市場的消費者面前保持成本競爭力。(美國每個工時的產量從1980年的70�5噸增加到了2000年的142�9噸,德國的同比是67與127�9,日本的是63�2與134�1。)然而,儘管他們縮小了規模,削減了人手,揹負的養老金和保健開支數額卻越來越高,這樣就有可能使他們失去競爭力。在大多數鋼鐵生產國,保健和養老金都是由社會出。在美國,這些當然是由僱主出。在鋼鐵業,這是公司與鋼鐵工人聯合會談判的合同中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按照協議,退休者和下崗工人,連帶他們的家屬,只要活著,就繼續享受與通貨膨脹指數掛鉤的養老金和保健費。往往是在政府的重大壓力下達成的這些協議和遺贈成本,意味著一個13�9萬人的工業得支付兩三倍於它那麼大工業的養老金和保健費。這些費用不僅本身是個沉重的負擔,而且還會對該工業採取更加富有競爭力的舉措形成掣肘。從全球看,趨勢是朝著合併與建立規模宏大的生產設施發展。但由於哪家公司都負擔不起它所併購公司的遺贈成本,這種趨勢在美國尚不大普遍。因此,雖然美國鋼鐵公司和伯利恆鋼鐵公司的合併在經濟上很有意義,但只要有遺贈成本問題存在,合併就不會發生。
在解決鋼鐵業調整問題的過程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