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3/4 頁)
道,人們就會被事物的表面現象所迷惑。外在的形名成為人追求的目標。舍〃道〃而務仁、義、禮乃是捨本求末,必至於亂,所以不如相忘於道德。因此大丈夫應立身於淳厚,不居於飾薄;保持其樸實,不居其虛華。故而應拋棄後者,採取前者。
【漫談】上德者識其承天治世之大,下德者識其名目制度之細。所謂治世能人,用仁義禮智為節度,以為世人處事之則,然而卻使人離質尚文,漸至將逐末忘本,使人喪失了天性良心的正確評判。人們在狂熱的年代、狂熱的激情過後覺悟時,所謂“當年好睏惑!”就是這樣造成的。蕭伯納說:〃你應該小心假知識,它比無知更危險。〃
意譯
上德者循道無為,雖然能普濟眾生,但其德不顯,而實質卻是有德。
下德者貪為尚施,故而能獲取德名,但正因其獲取德名的行為不失,其實質卻是無德。
上德者微妙玄通,能應天順民,無為而化;無為是無主觀施為。
下德者抱一主義,欲立善施德,有意而為;為之是依主觀妄為。
上仁是慈善愛人,為之是無企圖而為。
上義是忿枉佑直,為之是有意識而為。
上禮是尚修文飾,為禮而不得其回應,便伸手導人就禮。
所以喪失了道而後才有了德,喪失了德而後才有了仁,喪失了仁而後才有了義,喪失了義而後才有了禮。
那禮呢,是忠信不足的產物,也是禍亂的前首。
那先知者主觀的先見呀,實際是道華而不實的虛飾,致人真正愚昧的開始。
因此大丈夫立身於淳厚,不居於飾薄;保持其樸實,不居其虛華。
所以拋棄後者,採取前者。
(第三節) 官清法正,國泰民安
原第七章 天長地久
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註釋】以其不自生:指天地的生存不為自己。
天長存,地久在。天地之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它不自益其生,因此能長久存在。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註釋】後:意謂卑賤在下,不求先人。先:謂尊高在上。外:意謂清靜無為,不求益生。存:謂長久住世。
為人處事,聖人總是把自己擺在眾人後面,而自己反贏得了眾人的擁護,被推為領導;清靜無為不求益生,反而能住世久長。範應元說:〃聖人謙下,不與人爭先,而人自然尊之;聖人不爭,不與物為敵,而物莫能害之。〃
【漫談】著名經濟學家、紅旗出版社社務委員黃葦町說:“由列寧和布林什維克黨建立起來的黨和人民的血肉聯絡,隨著群眾各種不滿的積累,蘇聯人民對黨和政府的感情由親到疏,由熱到冷,出現越來越大的裂痕。儘管人心的流失和渙散在一定時期內還是無形的,還處於潛伏狀態,或者說領導層雖然有些瞭解但不認為有多大危險,但實際上,危險已在節日遊行時滿街漂亮的標語口號和歡呼聲的背後潛滋暗長著。當這種黨和人民“堅不可摧的團結”只剩下徒有其表的軀殼,而內部卻已鏽蝕斑斑時,一遇“地震”,大廈便會轟然倒塌。這在某些東歐國家的劇變前蘇聯劇變的預演時表現得尤為明顯。其中最血腥的場景之一,便是齊奧塞斯庫夫婦被槍決。而當時的羅馬尼亞共產黨是東歐人數比例最高的共產黨之一,全國每6人中就有1個共產黨員。
一位曾作為中共代表團團員參加過羅共最後一次黨代會的老同志告訴我,齊奧塞斯庫在全會上作報告時,被全體起立的代表們雷鳴般的掌聲打斷達數十次之多。面對這種眾志成城的激動人心的場景,誰能想到那麼快就會禍起蕭牆?誰能想得到,當他們夫婦逃亡時,竟沒有一人伸以援手!任人唯親、作風腐敗和好大喜功,造成嚴重脫離群眾。每年高達39%的積累率,卻使人民的生活長期得不到改善,早已潛伏下了尖銳的社會矛盾。因此劇變一旦發生,人心向背頓時顯現,羅共組織也頃刻瓦解。”
非以其無私邪?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