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4/4 頁)
論什麼貨色的東西,都可以裝入其中。例如,蹠之徒問蹠曰:〃盜亦有道乎?〃蹠曰:〃奚適其無道也!夫意而中藏者,聖也;入先者,勇也;出後者,義也;分均者,仁也;知可否者,智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無之。〃 由此觀之,盜賊也可託形名之飾而行。
綜觀古今中外,所有大奸大偽,無一不是託聖智仁義之名而行其害。因為不假借此難以掩人耳目,不借此難以敝人天性。許多追求真理並追隨那象徵真理併為其忠心耿耿盡心效力之人最後發現,他們追求的真理卻含有邪理,有時甚至於全是邪理;追隨的聖並非那麼賢,甚至於卻是〃大偽〃。更可悲的是,追隨這些“聖”參預類似群體犯罪行為的個人有許多卻是至死不悟者,然而他們的初衷卻是那樣的美好和高尚。契訶夫說:〃動物是沒有信仰的〃。然而,是否就是因為其沒有能蒙敝住天性的錯誤信仰,所以才沒有它們之間的世界大戰?
【漫談】日本作家池田大佐說:與我同時代的少年都是在軍國主義教育中成長的。當時的日本教育,考慮的是怎樣在孩子們的心中培植歪曲的人生觀和思想,然後,又如何將更多的少年驅趕上戰場去賣命。沒有比錯誤的教育更可怕的,我對此深有體會。
【漫談】人們常有這樣一種觀念,即認為教育能夠使人變好;但是常人的這種觀念同心理學和經驗的結論有著深刻的差異。包括赫伯特·斯賓塞在內的許多傑出哲學家,已經毫不費力地證明,教育既不會使人變得更道德,也不會使他更幸福;它既不能改變他天生的性情,而且有時……無意識的誤導………害處卻遠大於好處。統計學家已經為這種觀點提供了佐證,他們告訴我們,犯罪隨著教育,至少是某種錯誤教育的普及而增加,給社會和人民帶來很大災害者,往往是在學校獲獎者名單上有案可查的人。一位傑出的官員,阿道夫·吉約先生在最近一本著作裡指出,目前受過教育的罪犯和文盲罪犯,數量是 3 :1。
這是為什麼?可能就是因為教育往往把一些很難確定對錯的觀念認識,放在了十分肯定的位置上了。教育把這些主觀概念建立在一組公式上………如同數學結論式的不可更改………由於這種不可更改的性質,即便是無機物,如果它能夠演算這一組公式的話,也會不得不表示同意。從小學直到離開大學,一個年輕人只能死記硬背書本,他的個人主動性思維判斷從來派不上用場。受教育對於學生來說就是背書和服從。這實在是一種不合理的教育方式,它建立了一種迷信,即預設教師和課本不可能犯錯誤。這種教育的惟一結果,就是貶低自我、僵化觀念、塑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