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部分(第2/4 頁)
18分鐘的太空鏡頭震攝住了所有人,哪怕是最挑剔、最苛刻的影迷,也會對這個機位走動異常複雜、場面排程充滿想象力、cg製作天衣無縫的長鏡頭拜服。
但劇組不準備拍攝如此長的鏡頭,而是將這個鏡頭一分為二。由兩個長鏡頭拼接而成。前一個鏡頭大概有12分半鐘,然後再接上另一個鏡頭,構成整個長鏡頭。
如果說製造出零重力的效果還不算難的話,那麼這些長鏡頭可就算是真正的挑戰了,這是無重力下的長鏡頭。
無重力,也就是這個鏡頭棘手的地方,不只是表現零重力是棘手,長鏡頭本來就難,零重力也是。把他們兩個加在一起,不對,他們不是加在一起,他們是相乘,事情就難上加難。
杜克和約翰?施瓦茲曼為此做過大量的討論和試驗。
這些鏡頭實拍時攝影機的運動還要被動作捕捉系統記錄下來,以便與cg場景相匹配。杜克希望攝影機的運動儘可能自然流暢,因此相比一幀幀做關鍵幀動畫,他選擇了在小型動作捕捉棚中使用虛擬攝影機系統。約翰?施瓦茲曼和他的四個攝影助理可以拿著這個小支架四處走動,控制攝影機引數和構圖。然後對錄製的軌跡做一些修改,使其更像是在零重力下拍攝的。
與以往不同,杜克相信長鏡頭能很好的把觀眾代入到影片當中,長鏡頭的關鍵在於身臨其境,對於這樣一部特殊的影片來說,能使整個畫面變得更逼真、更貼切、更直白。
剪輯點越少。觀眾跟角色之間的互動就越多,好比觀眾在實時的觀看角色所經歷的一切。
前幾天討論的時候,杜克想要嘗試更多的攝影機運動軌跡,但約翰?施瓦茲曼和參與討論的麥克?道森都建議他不要這麼做。
按照杜克的計劃,開場的鏡頭結束時是女主角飄向廣袤的太空。當她開始往遠處飄的時候我,不需要設定剪輯點,攝影機可以在同一個鏡頭中跟著她運動,這樣一來開場的兩個鏡頭就可以合為一個鏡頭。
不過約翰?施瓦茲曼和麥克?道森都不建議這麼做,他們認為當女主角飄出去的時候是最佳剪輯點,如果這是一本書的一章,這應該是這章的最後一句話。
鏡頭加長也就意味著拍攝難度以幾何倍數增加,他們很輕易就說服了杜克,而且只用了一個理由——時間不允許!
是的,時間確實不允許,這部影片的製作週期本來就異常緊張,杜克沒有時間可以浪費。
而且他也不是那種偏執的人,無論長鏡頭還是剪輯,都要適合一部影片當時的實際狀況,劇情本身跟攝影、聲音、表演和色彩是等同的,他們都是一種電影製作工具,所以導演要服務的是電影,而不是故事。
還有一個難點在於,要讓這個長鏡頭奪人眼球。
拍片的目的可不是要觀眾死寂般的坐在那裡,不是要讓他們坐在那兒等著某個人飄上來然後拍個特寫。
一個長鏡頭就像一支芭蕾,要處理的一秒種都不能讓人覺得乏味。
導演事用攝影機來講故事的,從頭到尾都是,不管是從環境的大遠景到對話鏡頭再到單個鏡頭再到動作鏡頭再到另個大遠景鏡頭,都是在用鏡頭說話的,如果要在一個鏡頭裡把東西都講完的話,那麼必須要想出辦法,能把這些所有的型別都囊括其中。
在耗時耗力的準備中,視覺預覽得到了杜克的認同,模擬打光也搞定了,整個特效團隊還會再做一次技術上的視覺預覽,協助杜克來決定每個鏡頭怎麼拍,決定預覽上的那些畫面該如何在機械裝置和燈箱上拍攝出來。
等喬治?克魯尼和斯嘉麗?約翰遜準備完畢,劇組拉開了拍攝的序幕,除去約翰?施瓦茲曼和四個攝影助理的拍攝外,特效組使用了iris機械臂來操作所有的鏡頭搖移,演員所有的動作時間點和鏡頭視角的位移,全部都是被精確計算和安排好的,這是之前程式設計鏡頭從未達到過的長度。
在一個持續的長鏡頭當中,接連展現全景、特寫、動作場面,必然要找出一個方案,能在單獨一個鏡頭中同時展現各種不同的情節,這絕對是最困難的地方,所以要把零重力和長鏡頭結合在一起真的非常非常難。
整個拍攝過程很不順利,數次被杜克喊停,拍攝中的任何一個小疏忽,都會導致所有人的努力化為泡影,而鏡頭的長度以及所要展現的複雜效果就決定了從演員到技術部門,都會不停的犯錯。
從感官上來說,這個鏡頭需要無懈可擊,事無鉅細都要被照顧到。
苛求細節的杜克在前期準備時,還參考了imax紀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