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豐收(第2/2 頁)
婉清揚覺得尤其是像她這種沒有潔身自好的,還是好好一邊迴避的好。所以,一切有關祭祀活動的準備她都儘量避著,以免徒增煩惱。
府裡的祭祀活動整整舉辦了三天,祭祖、祭神、祭神杆還有祭星。弘哥每日跟著跪下爬起,累的不敢人前抱怨,每日懂事的只好回來跟婉清揚訴苦。
赫舍裡家家是大戶,豐收殺豬也是要分兩種。普通人家祭祀時殺的豬在祭祀結束之後就可以留著自己食用,不可以分給外人。但赫舍裡家不能如此。除了在祭祀中要殺的一頭大黑豬外,還要格外再殺幾頭豬分給莊裡的佃戶。但也不是每個有錢人家才如此,全看東家自個的意思。
分給莊裡佃戶的豬是不能在祭祀過程中殺的,是需要等祭祀活動結束之後,薩滿法師挑個萬事大吉的好日子方可進行。這個活動無關禮儀,所以這個環節婉清揚可以全程參觀。
萬事俱備,小肥豬們也都準備好。婉清揚一直嚷著沒有看過殺豬,天還剛矇矇亮,老夫人便差人把她從被窩裡拽了出來。
殺豬、剃毛、卸肉,外加灌腸清洗一系列環節榮繁複雜。所以婉清揚若是起來晚了,殺豬這重頭戲估計就瞧不上了。
還沒進屠宰牲口的院子,婉清揚就見院子是裡三層外三層圍了不少的看客。
一流的小肥豬被散放在院子裡,估計是屠夫們見小豬要被宰了,讓它們最後在自己活動活動,也不枉它們做豬一場。但豬一般都比較懶,走不了幾步便哼哼唧唧懶躺在地上,任是旁人怎麼哄它,它都懶得理上半分。看得院子裡的人是鬨堂大笑,嘲笑不止。
院子中間立著兩個半光著膀子的屠夫,散落的上衣都系在腰間,看得一眾丫鬟婦人們一陣臉紅。有了少女和少婦的注目,兩個屠夫更是越發得意的賣弄著手裡的彎刀,隨時準備把小豬按倒放血。
一頭早已被洗刷乾淨的小肥豬呲牙咧嘴的被五花大綁的綁在一個長條凳上,豬頭的正下方立立正正擺著一個大鐵盆。
婉清揚不用猜也知道,這盆是用來接豬血用的。婉清揚小時候最喜歡媽媽蒸的豬血,但大了便很難在菜市場上買到新鮮的豬血,即使有賣的又擔心不衛生,所以慢慢的蒸豬血便成了她記憶中的味道。
老夫人嫌人多聲音又吵鬧,歲數大了也不願見得血腥,略轉了一圈便回屋去了。王青雲領弘哥轉了轉,新鮮勁過了,屠夫手起刀落又把她嚇得不行,忙又領著弘哥躲回屋子。弘哥倒是萬分不樂意,不情不願的才被婉清揚和王媽哄了回去。
今天府裡要宴請佃戶,但由於佃農太多也不能卓一請來,都是佃戶們每家派一個代表過來,所以一般來的都是男性,零星見著一兩個婦人也都是喪夫守寡的。即使道遠沒能來上的也不用擔心,過後塘鈺也會吩咐下人每家每戶送上鮮肉,不會落下一家。
據說這個風俗從老將軍在世的時候就是如此,以後歷代也會延續下去。莊戶人一年到頭很少能吃上肉,能吃到的也都醃在鹽水不知泡了多長時間的醃肉。對於東家家的恩典,佃戶們可是感激涕零,彼彼稱讚。
王媽跟婉清揚介紹,今兒上午的正席可是正宗的滿族八大碟八大碗,就是她這府裡的老人瞧著這席面都是滿嘴的流口水,肚裡的饞蟲也早早的饞得作響。今日掌勺的也不是平日府裡的廚子,而是特意從外面請來的“黑脖刀”。
婉清揚是地道的東北人,“黑脖刀”什麼意思我還是懂的。“黑脖刀”就是常年在鄉間行走的廚子,農村誰家有紅白喜事都會請他們做掌勺大廚。東北天氣冷,無論春夏東家通常都是在室外起灶。趕上冬日在室外起灶,切菜時刀把上就容易油膩打滑不得握手。所以廚子們就喜歡把刀放在灶臺上烤一烤,久而久之刀把便被烤成黑色,“黑脖刀”的名字也隨之而來。所以一般光聽“黑脖刀”三個字,就能讓人流足了口水,賺足了眼球。
今天府裡活多,又忙於應酬,府裡的人手不夠,又從莊裡僱些農婦過來做幫手。之前老夫人和塘鈺經常跟婉清揚提《禁關令》,婉清揚一直猶豫不敢露臉。今但天人多,老夫人說婉清揚也不用多避諱,只要我挨她身邊的坐著,來的又都是族裡老人和莊裡佃戶,自然也不會有人多說什麼。
聽老夫人如此說,婉清揚吊著的心才稍稍落下,滿寓鄉情的八大碟八大碗說實話她也不想就此錯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