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2/4 頁)
失為一種樂趣。
他是有他的想法,他的幾個兄弟卻有著自己的打算。都說學而優則仕,畢竟機會寥寥,自古有道是亂世出英雄,最快的升遷之路,莫過於戰功顯赫。長毛之亂,恰恰是他們千載難逢的絕好機會,誰肯甘心放過。
招架不住兄弟的苦勸,曾國藩只好權且一試。
初做起來,很不順手。他本打算在長沙按著自己的設想改改原來團練的訓練方式,還沒怎麼動手,由於巡撫張亮基的離開,他失去了有力的支援,團練事務一塌糊塗,反倒和綠營兵時常發生糾紛,乃至械鬥。曾國藩一氣之下,回了老家湘鄉。
曾國藩是那種認死理的人,什麼事要麼不做,做就做到底。他回湘鄉並不是放棄,而是另有思路。在湘鄉,他集親朋好友、招門生,賣家財、募銀兩,開始建立一隻真正屬於自己的軍隊。他既通曉滿清官場的腐敗,更知道八旗、綠營兵無能的癥結所在。因此,他要徹底打爛那些東西。
誰也不能說他聰明,可誰也不能說他不聰明。他的做法不是他的獨創,他的聰明之處就在於,他能深刻領會到前人留下的東西的價值。他仿效著大明王朝戚繼光的兵制加以完善,來設計著自己的軍隊。他自己只是挑選了幾個親朋好友、門生、兄弟來做各營的營官,再往下他一概不問。營官自己去挑選自己喜歡的人做哨官,以此類推,哨官再去選隊官,隊官則去挑什長,什長挑勇丁。而最後勇丁的挑選物件都是身強力壯的年輕鄉民,非但如此,應募者必須有人來擔保,還要如實填寫自己的家庭住址、父母、兄弟或是妻子等等的姓名。一旦誰要是出現中途逃亡或是反叛,具保者和家人將受到株連。這是一隻有著層層關聯,八方聯絡的大網,而網綱就掐在他自己的手裡。他付出著較任何軍隊都高的餉銀,在那個多數鄉民無田無業,眾多書生找不到出人頭地機會的年代,為了各自的切身利益,應募者可以說是趨之若騖。
哪料到剛剛建起的五營陸勇還沒達到他預期的訓練目的,三個月前,朝廷就屢頒詔旨,催他出師。曾國藩艮,艮到大家都替他捏把汗,他硬是把朝廷的詔旨丟到了一邊兒。
曾國藩不是不怕皇上的聖諭,可他更怕家鄉的父老。他帶出來的可都是“子弟兵”啊,死不起人。沒有把握的事情他絕對不能去做。他接著開始籌劃水勇,太平軍水師戰船過千,控制著九江、安慶到鎮江的長江航道,沒有水勇不成。同時,他派人前往廣州,購置大批火炮。
水營還沒個著落呢,那可惡的長毛就又給他上了眼藥,武昌、漢陽、漢口全部陷落。他甚至夢裡都能夢到聖上暴怒的形象。更可怕的是,南昌丟了,嶽州也丟了,長毛進了家門口。
“吃,都吃啊。”曾國藩手裡的筷子比劃著,示意在座的親信們動手,可他自己卻怎麼也上不來食慾。聖上晉封他為為兵部右侍郎,督辦湖南和湖北的軍務,兩湖督撫受他節制的聖旨早收到了。親信們都興高采烈,彷彿已經看到了各自燦爛的明天。尤其是那個一直慫恿自己出山的老九國荃,就差美的鼻涕泡流出來了。只有他自己知道,這不是什麼好事,不過是道催命符罷了。他現在的壓力更大了,不僅僅是來自聖上,更多的來自本省的官員。聖上叫他協守南昌,現在南昌丟了,他當然不會按照聖上的意思去一死了之,真要那樣,他就不是曾國藩了。可他最懼怕那些官員,早晚都會把湖南的一切失誤統統歸在他一個人的身上。長毛已經順勢南下了,靖港已失,長沙危在旦夕,戰不能戰,不戰又不行了,他難死了。
湘勇訓導塔齊布體會不了大帥此刻的心境,他夾了一大口菜,“大帥,依卑職看還是趕緊出兵吧,無論如何不能眼看著長沙城落如賊手。”
“就是,”曾國荃拿著筷子的手揮舞著,一臉不屑的樣子,“大哥,要不我們先去救援長沙,大哥留下來繼續招募訓練水勇。長毛是打慣了那些窩囊廢的綠營兵了,也叫他們嚐嚐咱們湘勇的厲害。我回去就告訴營裡的弟兄們,守住長沙,每人加餉銀雙倍。”
左營營官劉蓉笑著看看曾國荃,“老九啊,你就是認錢啊。”
“哈哈,”曾國荃一笑,“重賞之下,才出勇夫。如果不是不為了錢,兵勇們誰來打仗啊。”
………【第八十一章】………
曾國藩低著頭,耳聽著幾個親信和兄弟不停地唧唧喳喳,一聲不語地用筷子輕輕撥拉著碗裡的米飯。
細心的褚汝航看看沉默的老師,感覺到了什麼。他擺擺手示意眾人安靜,衝著大家努努嘴。他是江蘇吳縣人,道光年間,花錢捐了廣西布政司的小職位。恰逢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