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頁)
長江中下游地區,含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等省市區;
東南沿海地區,含浙江、福建、臺灣等省區;
嶺南地區,含廣東、廣西、香港、澳門等省區;
東北地區,含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區;
內、外蒙古地區,含歷史上長城以北的內蒙古和外蒙古地區;
中國文化是起源於上古貫穿到現在,在黃河、長江及其周圍地域形成並延續至今的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共同的社會心理與習俗的結晶。繼承中國文化遺產,並不是對中國古代文化毫無選擇地一概接受,而是要繼承其優良傳統,摒棄其封建糟粕,中國和中國文化屹立於世界之林,一脈相承,歷久而彌新。中國文化是個發展的、歷史的範疇,具有包容性與*性:除了時代差異外,尚有著地域與民族的差異性。它是在連綿幾千年中,以華夏民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各地域文化(包括中化、齊魯文化、荊楚文化、巴蜀文化、吳越文化、嶺南文化、閩臺文化等)和各民族文化(包括壯、滿、蒙、回、藏等中國56個民族的文化)長期地、不斷地交流、滲透、競爭和融合的結果。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文化的發展是具體的、歷史的,又是多地域、多民族、多層次的立體網路。中國文化是起源於上古貫穿到現在,在黃河、長江及其周圍地域形成並延續至今的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共同的社會心理與習俗的結晶。繼承中國文化遺產,並不是對中國古代文化毫無選擇地一概接受,而是要繼承其優良傳統,摒棄其封建糟粕。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各民族互相學習、互相影響,共同因素會不斷增多,但民族特點、民族差異將長久存在。只要有民族存在,就有民族問題存在。民族問題既包括民族自身的發展,又包括民族之間,民族與階級、國家之間等方面的關係。在社會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民族問題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社會,都具有重大的影響。地域衝突其實是一個古老的話題。中國早在上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就以中心自居,用歧視的話語來描述四周的其他部落,東為東夷,西為西戎,北為北狄,南為南蠻。
譚其驤先生認為:“以中國疆域之遼闊,要想一動手就寫好一部完整、全面的中國歷史地理,大概是不可能的。只有先從區域歷史地理入手,一個地區一個地區地先做好具體而細緻的研究,才有可能再綜合概括成為一部有系統有理論的中國歷史地理學。”以中國區域自然條件與人類活動的互動關係為視角,大地域、多民族統一國家在形成發展程序中的有著深遠的歷史地緣政治結構,在區域地理環境制約下,水陸交通線與城市的分佈,地區開發的模式,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擾動;中國文化區域的劃分,文化擴散與融合,區域民間文化的特徵。
以中國文化的發展為例,就更可以看到在不同文化之間由於文化原因引起衝突總是暫時的,而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吸收與融合則是主要的。中國在春秋戰國時代本來存在著多種不同的地域文化,有中化、齊魯文化,秦隴文化、荊楚文化、吳越文化、巴蜀文化等等,但後來才合成一個大體統一的華夏文化。特別是到公元一世紀初印度佛教文化的傳入,更加說明兩種不同文化可以共存。浸潤在不同文化中的帶有民族性和地域性有不同的人格特徵,影響著人的認知能力,導致不同文化間交往的困難和衝突。中國的*和地域矛盾,歸根結底是差別造成的,只要整個社會的人的流通更自由,經濟更均衡,大家趨同了,矛盾才能才能從根本上消除。
文化有著很強的地域色彩和地域差異。從文化特徵的地域差異分析入手,進而劃分出文化區,是區域文化歷史地理研究的一個重要方法。需要注意的問題是,對歷史時期文化地理的研究,應儘量利用反映當時人的認知的史料,而不是依據今人觀察到的一種分割槽方案。因為關於文化研究的理論、分割槽模式都是現代感知的產物,未必能夠真實地反映過去時代人們感覺中的文化區。另外,文化會隨著人的流動而擴散,因此要注意原生地域文化的地緣色彩,與傳播地文化的流變。
我國曆來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經過長期的錘鍊,形成了具有強大內聚力的中華民族。把我國各民族維繫於一個統一的大家庭中而又世代傳承的紐帶,主要有三個:一是國家的長期統一;二是各民族相依共存的經濟文化聯絡;三是近代以來各民族在抵禦外來侵略和長期革命鬥爭中結成的休慼與共關係。——*:《加強各民族大團結,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攜手前進》(1992年1月14日),《新時期統一戰線文獻選編(續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