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第3/4 頁)
吳三桂沉思一陣後,問:“那字可是皇上寫的?”
劉之奇說:“是的!”
吳三桂又問:“可是皇上親手寫的?”
劉之奇心裡奇怪:是皇上寫的便是皇上寫的,怎麼還會有親手之分?
劉之奇答道:“是的。”
吳三桂便不說話了,揮揮手,示意劉之奇去休息。然後繼續沉思。吳三桂心想:皇上能親手在宮柱上刻上這六字,說明他對此三件事用心極深。而三藩列在其首,說明他對撤藩之事用心更深。撤藩對自己來說,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手中權力的削弱!意味著手中的兵力削弱甚至解除!自己一直是因為擁有重兵才能與朝廷抗衡的。若失去兵力,自己便失去了與朝廷抗衡的籌碼,自己便失去了實現終生夢想的基礎。想到此處,吳三桂不寒而慄。
吳三桂再也不敢想下去。
獨坐一段時間後,吳三桂冷靜了許多。他知道一味著急是徒勞無益的,唯一的辦法是主動想法應付。
他想到了他身邊的那些人,正是他們幫助他渡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的。
吳三桂又渾身充滿了力量。
當楊��⒑�亓痢⒎較淄ⅰ⒙肀Φ熱說狡牒螅�餿�鸞��擁男諾莞��強礎K�且桓靄ひ桓齙乜慈ィ�謊圓環ⅰ�
吳三桂等眾人都看完了,便說:“各位有什麼看法,儘管說來!”
馬寶說:“有什麼看法?他若撤藩,跟他打就是的。”
吳三桂知道馬寶最沉不住氣,也不以為然,只是仍笑著看眾人。
胡守亮說:“依胡某看來,馬寶將軍出言雖欠考慮,卻是一語中的!”
吳三桂問:“何以見得?”
胡守亮說:“據說皇上雖然年幼,卻是少年老成之人。按理說,皇上是不會輕易將自己心中所想告訴外人的。而如今他竟然將自己心中所想之事刻於木柱之上,雖然是偏僻之處,但畢竟是外人可視的地方,由此可知,皇上對此事用心極深。”
眾人均不言語,楊��閫匪擔骸昂�炙�約�恰!�
胡守亮繼續說:“雖說皇上年幼,離親政之日還遠,但是,這一天畢竟會來到!所以,胡某認為,雖說不能太急,卻也不能不急!”
吳三桂問:“依你之見,該如何決斷?”
胡守亮決斷地說:“有備無患。”
吳三桂問:“如何有備無患?”
胡守亮說:“撤藩,我等無容身之地,不撤,朝廷寢食難安!是遲是早,這一日終究會來。既然如此,我們倒不如早作安排。”
楊��⒐�屏�⒙肀Φ冉�煲恢魯粕啤K�欠路鷦緹馱詰茸耪庖惶燜頻摹�
唯有方獻廷一人一直是沉默不語。
吳三桂自然注意到了。他知道方獻廷足智多謀,且為人沉穩。他問方獻廷:“方兄有何看法呢?”
方獻廷不緊不慢地說:“如果此字僅是皇上所為,方某認為不足為慮。只是……”方獻廷欲言又止。
吳三桂說:“方兄有話直說!”
方獻廷說:“方某認為皇上身邊有能人!”
眾人聞之,一驚,隨後都沉思起來。
方獻廷繼續說:“大家想想,皇上才多大?他能知當今天下須治好這三件事?所以方某認為皇上身邊必有能人!”
此言正是說到吳三桂的心坎上了。他一直就在為著此事憂慮。然而,現在他見眾人因此而顯得有些沮喪,就立刻大笑起來,以緩解眾人的情緒。
馬寶問:“平西王為何發笑?”
吳三桂說:“康熙帝只是個乳臭未乾的小孩,我們何必怕他?”
三、吳三桂投石問路
康熙帝六年,即公元一六六七年,康熙帝終於親政。
此時索尼已死,蘇克薩哈本想以辭職助康熙得到實權,但鰲拜執意不肯放權,致使大權讓鰲拜獨攬。
所以,康熙帝雖然已親政,但並無實權。
但是,埋在康熙帝心裡的撤三藩的願望卻被撩撥出來,康熙帝認為,此時鰲拜雖然不肯放權,但自己若提出撤三藩,想必他是會同意的。因為撤三藩並不傷害鰲拜的利益。
於是,康熙帝告訴索額圖關於自己要撤藩的想法。索額圖說不妥,康熙帝問為什麼?
索額圖說:“此時提出撤藩有幾害。一是因為鰲拜專權,皇上並無實權,若貿然提出撤藩而達不到,便有失君威;二是鰲拜正暗中與皇上較勁,而吳三桂是平衡在二者之間的力量,提出撤藩,勢必將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