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第3/4 頁)
之所以直隸、山西、河南和山東這四個大省沒有試行這樣的政策,一來因為這些都是農業和人口大省,地主們的反對浪潮可能會比較大,而且這些省和南方非參戰軍控制的省接壤,穩定壓倒一切。所以要緩一緩,等北方六省取得成功經驗後,再疊次推行。
由於北方諸省都在參戰軍的實際掌控之下,因此這些省的督軍也好師長們也好,吃的都是中央足額供給到位的糧餉待遇,參戰軍三大紀律九項注意對全體官兵的薰陶和約束,鐵面無情的憲兵們的軍中執法,使得有心貪腐的害群之馬顯然還真沒膽子就這麼跳出來冒天下之大不韙,各省市縣政府的清廉程度比之前有了明顯的提高。
1918年初,參戰軍控制下的北方諸省顯然漸漸成為成為生機勃勃朝氣蓬勃的所在。
依著王庚在國務總理和徐樹錚面前的估計,隨著北方的田賦和田租降低,將有效的吸引南方各省的農民舉家北上移民到那些實行了減租和降低天賦的省份去,為此,交通部特別下令,各鐵路局下屬車站對農民移民北上一律提供特價車票,價格為普通三等車廂的20%。
與此同時,國會正式從參眾兩院各選出了30名議員加上內閣各部次長,組成了憲法修改草案起草委員會,準備在8月舉行眾議員改選完成後,正式準備進行修憲。
隨著中國在1917年段祺瑞內閣領導下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加上直皖聯合的蜜月期,又有參戰軍的切實掌控北方十省,加上原來皖系和直系掌控的長江流域各省,整個中國呈現出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團結、平衡和和諧來。
在王庚的推動下,蟄居南方的南方黨領袖孫大炮被國務總理任命為交通部南方鐵路督辦,負責長江以南的全國鐵路的規劃和建設管理工作,形勢比人強,孫大炮還真就撿起了幾年前自己從臨時大總統下野當全國鐵路督辦時,那個修10萬公里鐵路報國的計劃,親自帶著一個鐵路勘探小組在南方各省開始了考察和勘探。
這也算是國內政局在直皖大聯合之後,南北雙方的一次試探,顯然,在1917年沒有出現復辟和護法運動,並且中國國際地位和形象以及軍事經濟實力切實增強提高的情況下,在外蒙和中東路主權被收回的情況下,南方黨的領袖也在思考中國的未來問題!
在北方參戰軍比當初袁世凱的北洋還要強大的情況下,師出無名的選擇武力抗爭顯然絕沒有出路,更不要說加入協約國和參戰問題上中國得到了美英日法的支援和武裝,唯一的出路應該是在8月份要舉行的眾議院議會選舉中繼續維持眾議院南方議員的多數地位,雖然這看上去幾乎不再可能做得到。
剩下的機會在於爭取日本的支援,但是,有了美國和英法支援的參戰軍和北京政府,還會還怕日本支援下的地方勢力麼?尤其是日本都未必還肯這麼幹的情況下!
第一百九十四章 石油才是金礦
1918年1月8日,在王庚升任熱察綏巡閱使的同一天,美國總統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宣佈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十四點協議。
美國總統的十四點協議充滿了理想主義,其內容包括:廢止秘密外交、海洋自由航行、廢除關稅壁壘、裁減軍備、設立國際和平機構、民族自決原則、公正解決殖民地問題、允許奧匈帝國與奧特曼土耳其帝國的各民族**、建立一個有出海口的**波蘭、共同保證大小國家政治**與領土完整。
協約國主要國家對美國總統提出的十四點協議褒貶不一,中國政府卻第一時間作出了積極的響應,而英法日意等國顯然頗有些三心二意,其他一大堆中小國家則一窩蜂拍手叫好。
1月8日傳來的另一個喜訊是任丘油田的第三口井順利出油,3050米的井深,同樣是一口高產油井,經測算日產原油高達1200噸,這樣任丘油田前三口油井的日產原油達到4000噸,合28000多桶,中國一躍成為亞洲石油大國,預計年產石油達140萬噸以上。
為此王庚決定從美國再進口第四套年產50萬噸級的煉油廠裝置,同時把原定於用在包頭的第三套50萬噸級的煉油廠裝置先行調撥到任丘油田建立任丘煉油二廠,使得任丘這個能源基地的煉油能力提高到年產100萬噸,整個安裝除錯工程預計將在3月初完成。
於此同時,參戰軍在北方各省的省會城市鐵路沿線著手建立石油戰略儲備,在二連和齊齊哈爾等地開始提前運輸和囤積油料。
1918年1月初,中華福道汽車公司南苑汽車廠已組裝完成了200輛福特tt1噸多用途汽車和200輛道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