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第3/4 頁)
張倩看不過去,就讓劉軍浩把它抓到木盆中洗澡。剛開始悟空還挺不情願,一碰水就嘶叫不已,差點沒抓他一爪子。
洗過幾次後,這傢伙竟然知道乾淨了,每次劉軍浩洗澡它都跟上去。身上塗抹肥皂,頭上擦洗髮膏,猴子是學的像模像樣。
“吱吱……”悟空洗完爪子,又伸到主人跟前。
劉軍浩先是一愣,繼而才想起這傢伙要獎品呢。為了讓猴子養成勤洗手的習慣,張倩每次都會在它洗完手後給一些瓜子、花生啥的當獎勵,現在悟空已經形成條件反射了。
“沒有”他苦笑著擺了擺手。
經過近段時間的訓練,猴子自然明白這手勢,不過還是不甘心,爪子伸在他的褲兜裡搜尋了一遍,實在沒搜出來才放棄。
“我說小浩,你家這猴子也要成精了呀。”老郭看的連連感嘆,“上次我聽人說小皮獵了一隻大野豬還不相信,現在信了,你訓練動物確實是一把好手。有啥竅門?給我也說下。”
“呵呵,沒有訣竅,就是把動物當朋友看。”劉軍浩笑道。
“你小子不願說就不說,非要整的這麼玄乎。”老郭說啥也不相信。人和狗當朋友,那不是“狗友”嗎?
劉軍浩是實話實說,院子裡的動物他和張倩沒打過一次,從來都是坦誠相待。拿悟空來說吧,這傢伙平時很鬧騰,不是把廚房的碗打碎,就是滿院子攆雞鴨,有時讓人氣得直咬牙,恨不得揍它一頓才舒服。
可是劉軍浩只是嚇唬嚇唬它,從未真的動手,主要還是靠張倩“說服教育”。當然這傢伙也識趣,會看主人的臉色行事。比如說上午它一看劉軍浩臉色不對,立馬變得老老實實。
其實動物的感覺遠遠比人類要靈敏,能夠輕易分辨出誰是真的對它們友善。而這種友善就是人和動物之間溝通的橋樑。
前幾天他才從上剛看過,說是科學家們做過實驗,幼年時期經常由主人陪著玩耍的小狗要比沒有人陪的小狗顯得聰明懂事。
劉軍浩見老郭不相信,就沒有再說啥。
等眾人都吃過飯,他們繼續開始幹活。
下午只有三家,速度自然快了許多。兩點多的時候,已經全部完工。
害怕紅薯粉沾了灰塵,因此一路上車子都用塑膠布緊緊的裹著。
趕到家,趙教授和王老爺子已經按照事先說的支起木頭架子,架子下還吊著幾層細密的窗紗,地上則是用塑膠布鋪好的濾池。
接下來就是把紅薯粉倒進窗紗中過濾了,只有把裡邊的粉渣過濾乾淨,做出的粉條才勁道。外邊機器做的粉條之所以吃起來口感差,就是因為想多出粉條,粉渣沒過濾乾淨。
劉家溝的人都準備做粉條自家吃,他們當然要用心了。
和先前那老人的猜想一樣,他家的紅薯粉裡邊沒過濾出多少粉渣,只用水沖洗了兩遍就完全乾淨,沒留啥尾巴。
濾池中剩下的就是粉面,這粉面沉澱一晚上會凝結成塊狀。到時候,只要把上邊的水控幹,就可以直接直接將粉面剷出來。
粉面是個好東西,不管是攤煎餅或者做粉皮、涼粉等等都可以。
下午張倩放學回來,看到窗紗晃晃悠悠的挺有意思,非要上去過把癮。劉軍浩只得隨老婆的意思讓開,告訴她動作的基本要領。
看得出來,張倩這段時間動手能力有顯著提高,搖起窗紗真像那麼回事兒。
出了粉面,剩下的工作就是晾曬水分。這工作簡單,根本不需要劉軍浩操什麼心,只是往房頂上攤張乾淨塑膠布了事。
當然為了防止鳥兒偷啄,還要派豆豆上去看守。
這傢伙對捉鳥事業很感興趣,幹起工作來不遺餘力。
粉面曬乾,劉軍浩特意稱了稱,堪堪過二百五十斤精粉面。看來那老人的眼光看的很準,隨便掰開幾個紅薯看看,就能夠知道出粉情況。
這粉面他不準備全部做成粉條,而是打算留下一部分做涼粉吃。
張倩深以為然,在網上查了做涼粉的步驟後,馬上挽起袖子動手。
其實涼粉的製作過程很簡單,往粉面摻上適量水,然後放在鍋裡邊用大火中燒開,繼而用小火熬上一二十分鐘。中間過程中需要不停地攪拌,一直到熬成淺灰色的半透明膠狀為止。
老婆第一次出手就馬到成功,看著那晶瑩透亮的涼粉,她異常興奮,立刻撥通電話給自己的幾個死黨說了一遍,接著還拍了照片傳到網上。
張倩做起來沒準,涼粉成型的時候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