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第2/4 頁)
磨著明年春上等劉軍浩家下紅薯苗了要些栽自家田裡。
二麻子最初也有這個想法,不過他很快回過味來。貌似人家的紅薯秧還是從他家找的,一樣的秧結的紅薯卻不一樣,那就是土地的問題了。
看樣子還是多學點知識好,有技術就是不一樣,不管啥種子到人家手裡都能長出好莊稼。平時沒看劉軍浩怎麼管理過,從頭到尾都沒有撒過肥料,更別說打藥了。
可是眼前的紅薯……真讓人沒的說。
這難道就是趙教授說的“桑基魚塘生物圈”?二麻子腦子裡冒出個新詞。當初他和趙教閒聊的時候聽人家說過,水溝中的黃鱔泥鰍排除的糞便是上好的肥料,用在土裡很長莊稼。
至於他們經常買的那種成袋的肥料,很容易造成土壤板結,而且作物成熟後味道也沒有用土糞種出的好。
看來回去後還是要多漚一點土糞,等明年春上的時候好往地裡使。
一會兒工夫,二麻子已經想了不少。
聊了半天,眾人才知道眼前的老人是這家的主人,進屋除錯機器的是他兒子。
等機器除錯完畢,大家都開始忙乎起來,拎水桶的拎水桶,提竹筐的提竹筐。
別看他們拉的紅薯不多,可是真打起紅薯粉卻特別浪費時間。這種老式的粉碎機效果特差,一遍粉碎、一遍細籮,下來還有不少半截的紅薯頭。無奈,只得再過第三次才將紅薯打成粘稠的麵糊狀。
事先做的有準備,拿出柵子往車上一放,然後再鋪一層塑膠布。紅薯粉直接倒在塑膠布里邊,也不會漏水。
劉軍浩派在第三個,還真應了老人的話,他家的紅薯粉打出來明顯比別人的細膩許多。尤其是停了半個小時後,車廂內滲出乳白色液體。其他人家的紅薯粉雖然也滲出粉面,不過卻沒那麼多。
這太顯眼了點吧?看來以後泉水要少用為妙,不然長時間下去村裡人肯定能夠看出奇怪。如果以後人家問起種紅薯的竅門,該怎麼辦?因為養黃鱔的事兒,不少人都說他藏私。
實在不行……他突然腦海中靈光一閃。太歲,真有人問起的話自己就說是太歲的功勞,那紅薯地用太歲水澆灌過。
劉軍浩越想越覺得主意不錯,太歲這東西被人們越傳越神奇,現在已經成了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
用它的水澆過的紅薯,怎麼著也應該有些效果吧?
“還是用土糞種莊稼好呀,我已經有二十多年沒見過這麼好的粉了。”那老人等紅薯打完,再次圍了上來感嘆。
“你以前也見過?”劉軍浩反倒一愣。
“當然,老頭子我以前是給生產隊下粉條的。那年清理池塘,我們把攢了十幾年的塘泥全部撒到地裡種紅薯,那紅薯個頭結的比你家的還大……”
原來人家是祖傳做粉條的呀,劉軍浩感慨一聲,心中竊喜:有了前例,自己的紅薯也不那麼稀奇了。
“小夥子,你家的紅薯還多不多,多的話賣給我一些?”末了,老人又開口問道。
“就剩幾百斤了,是留著過年吃的。”劉軍浩只能遺憾的搖搖頭。
前幾天還操心紅薯吃不完怎麼辦,現在卻成了搶手貨。
到中午吃飯的時候,還有三家的紅薯沒打。眾人看現在趕回去吃飯也來不及了,乾脆決定在老郭那裡喝碗牛肉湯了事,等吃完飯繼續忙。
劉軍浩害怕去晚了老郭收攤,就早早過去打招呼。當然他也給張倩打了個電話,讓老婆到村裡說一下,別讓村裡人惦記著。
張倩這邊更省事,放學的時候直接給學生們一說,根本不用往村裡跑。
忙乎大半天,喝上熱乎乎的牛肉湯特別過癮。先前劉軍浩要是再晚兩分鐘老郭都準備收攤子了,這湯是為幾個人現做的,分量特別足。
劉軍浩一個人要了三碗牛肉湯,猴子和豆豆各一碗,當然它們兩個只能用一次性飯盒吃。
悟空看人家都坐在桌子旁邊吃,也拿著筷子蹲在劉軍浩身邊湊數。可惜它的個頭太小,蹲在板凳上根本夠不到飯盒。
這傢伙急的吱吱直叫,看主人不理就竄起身子要往桌子上跳。
劉軍浩趕忙將悟空攔下來,然後把飯盒放在地上。哪知道它這個時候卻來了個假乾淨,轉身把飯盒放在小凳子上。
吃完飯,那傢伙規規矩矩的到木盆邊洗爪子。眾人看了都嘖嘖稱奇,直說這猴子講衛生。
劉軍浩也相當得意,要說這還是張倩的功勞。猴子剛來他家的時候渾身髒兮兮的,身上生出不少蝨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