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第1/4 頁)
,如果中共不是及時掌握國民黨軍事行動的準確情報,如果不是毛澤東等人以高超的鬥爭藝術沉著應對,那後果是不堪設想的,可能對中國的整個抗日程序產生極大的消極影響。
治篇第131節 言和聲中藏殺機(2)
例二:臺上握手,臺上踢腳。
1945年8月,在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的第二天,蔣介石於8月20日,電邀毛澤東赴重慶談判。此後,又接連向毛澤東發了兩封邀請電,邀請毛澤東去重慶“共同商討”“目前各種重要問題”。他做出如此急迫的姿態,有其如意盤算,如果毛澤東不來,可以說共產黨拒絕和平談判,把內戰的責任推到共產黨身上;如果來了,則可以用“和平談判”來麻痺共產黨,誘使中共交出軍隊和解放區,還可以爭取時間,調兵遣將。
毛澤東從大局著想,為了爭取和平建國,接受了邀請,於8月28日,在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的陪同下,率團乘坐美國飛機從延安飛抵重慶。
毛澤東等人到達重慶後,立即與蔣介石及其國民黨的代表進行談判。可是,此時的蔣介石對談判毫無準備,他沒有想到毛澤東會接受他的邀請,赴重慶與他談判。
談判在兩個層次上進行,一個是兩黨最高領導人毛澤東和蔣介石直接交換意見,另一個是兩黨談判代表周恩來、王若飛與張群、邵力子、張治中等人之間的談判。在重慶期間毛澤東與蔣介石共會面達11次,大多數在公開場合;個別是兩人幾次重要的會談都是秘密的,有時沒有任何其他人在場。
在毛澤東到達重慶的當天,蔣介石在他的林園官邸設宴,歡迎毛澤東、周恩來等人。這是自蔣介石叛變革命,事隔18年後,毛蔣兩人的再次見面。蔣介石在這天的日記中寫道:“正午會談對毛澤東應召來渝後之方針,決心誠摯待之。政治與軍事應整個解決,但對政治之要求予以極度之寬容,而軍事則嚴格之統一不稍遷就。”其實,蔣介石在政治問題上從來沒有有過什麼“極度之寬容”,無非仍是想作出一些開放民主的空頭許諾;有一點倒是確實的,那就是他真正注意的“中心”,在於所謂“統一政令軍令”,也就是要取消解放區和人民軍隊的存在。這是他的原則。
至於,如何具體進行談判,沒有怎麼細想,國民黨方面沒有做準備,當週恩來向國民黨方面提交對談判的十一點意見。而國民黨方面竟拿不出任何談判方案。這表明他們對談判缺乏誠意。
在毛澤東來重慶與他初次見面時,蔣介石說:“任何問題皆可以坦白提出,儘量發表意見”,但實際上,他既不打算承認中共的平等地位,也不打算以兩黨協商的方式解決問題。
談判在軍隊整編、根據地政權等重大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爭論激烈,談判的局面是,談談停停,停停談談。代表談不攏了,兩人最高領導人直接晤談,有時赫爾利出來調停,說是調停,其實,他是壓中共接受蔣介石的苛刻條件。前後,經歷了四十三天,於10月10日,雙方正式簽署《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簽字時,毛澤東在場。而蔣介石姍姍來遲,他穿軍裝,佩帶特級上將領章,掛著佩劍,與毛澤東握手。
在毛澤東返延安前,蔣介石與毛澤東會見了幾次,並作了兩次長談,蔣介石對毛澤東說,我們二人能合作,世界就好辦。還說,國共兩黨,不可缺一,黨都有缺點,都有專長,我們都是五六十歲的人了,十年之內總要搞個名堂,否則對不起人民。最後,蔣介石面帶悲觀的神氣說,這次沒有解決好。毛澤東回答說,很有收穫,主要是方針,確定了和平建國的路線,我們擁護。
蔣介石這些話聽起來很是有點感人。其實他在背地寫的、講的是另外的內容了。關於解放區問題,他一口咬定,政府決不能再有遷就。在他的日記中,照舊使用“共匪”之類的字眼以及一些惡毒的詞句來稱呼、咒罵中共,並“甚嘆共產黨之不可與同群也”,由此可見,蔣介石當時對毛澤東所說的一些話是非常虛偽的。而且在和談期間,正在備戰。
談判一開始,蔣介石和何應欽就密令各戰區印發1933年“圍剿”紅軍時編纂的《剿匪手冊》。美國以接收的名義幫助蔣介石大規模地向華中、華北運兵。陳誠的部下當時揚言:“談什麼判,佈置好了就動手。”為了迫使中共就範,他一方面裝模作樣地與毛澤東談判,一方面卻暗地調兵遣將,去進攻解放區。胡宗南、劉峙、閻錫山的部隊都蠢蠢欲動。
談判期間,雙方的軍隊進行了上黨戰役。上黨屬於我晉冀魯豫解放區,8月下旬,閻錫山部向上黨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