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2/4 頁)
這是需要批判的。但是,書中又明確規定:〃禁妖妄,訛言誑惑。妄說陰陽、卜筮、道釋、鬼神、災祥、禍福搖動眾心者,重治。〃(《練膽氣第二》)並宣告:〃夫天時不足忌,在盡吾人事,自能感召天祿,所謂人定亦能勝天,陰陽時日,何為者哉!〃(《將官到任寶鑑》)這說明作者並不相信迷信,他收錄這些內容,目的是讓將帥掌握,作為一種心理戰術,以達到〃定眾志而作氣〃的目的。
《練兵實紀》是明代以講軍事訓練為主的著名兵書。它條理清晰,語言通俗,易懂易記;反映了明代後期火器大量使用後軍隊編成的變化和訓練作戰的特點,〃今以此書,考其守邊事績,無不相符,非泛摭韜略常談者比。〃(《四庫總目提要》)因此,它具有較高的軍事學術價值和軍事史料價值,受到後世兵家的重視。
《練兵實紀》現存版本主要有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刑玠刻本、明天啟二年(1622年)刻本、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許乃釗刻本、清咸豐甲寅(1854年)光霽堂刻本、清光緒乙未(1895年)上海醉經樓石印本、四庫全書本、學津討源本、墨海金壺本、守山閣本、瓶花書屋本、京都琉璃廠刻活字本、抄本、多種鉛印本等。抄本十卷,與刻本內容不同,子目為:騎兵、步兵、車兵、輜兵、合營、行營、下營、禁令、兵法、練藝、練器、訓諭、條教、圖解。
第四節安民實務
明呂坤撰。呂坤(1536--1618),字叔簡,號心吾、新吾,寧陵(今屬河南)人,明萬曆進士,初為襄垣知縣,有異政,調大同,徵授戶部主事,歷任山東參政、山西按察使、陝西右布政使、右僉都御史、左僉都御史,官至刑部左、右侍郎。他留意風教,舉措公明;篤實以為本,不虛談闊論。曾上疏陳天下安危,認為人們靠農夫、織夫為生,不能輕視民眾。重視民心的向背,指出〃人心者,國家之命脈也。〃(《明史》中華書局點校本5938頁)是明末反道學的唯物主義思想家。有《呻吟語》、《救命書》、《去偽齋集》、《〈陰符經〉注》等多種著作。
《安民實務》是呂坤在萬曆二十年(1592年)提督雁門等關、兼巡撫山西地方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時,〃為振刷邊務,以固疆防〃而撰寫的一部軍事著作,並於萬曆二十年八月十五日行下三關(即雁門、寧武、偏頭三關)將士。他在自序中痛陳將驕兵惰,邊關失守,民遭塗炭的慘況,〃虜情日以驕恣,我兵日以怠廢〃,〃以積衰之氣,用不學之將,率不精之兵,操不試之器,乘不習之馬,守不戒之邊,以當敢死之胡,逞長驅之勢,恣殺掠之暴,不待籌策而勝敗之數可知矣。今之為將者,每曰我寡敵眾,我弱彼強,何敢與戰!不過排營結陣,遙望於五七十里百里之間,任其屠劫,飽則自去,待彼出邊,徐尾其後,如斯而已。〃他對明軍這種腐敗的現狀,深表憤慨,嚴歷指出,〃朝廷歲以六十萬養三關將士,所得僅若此耳。即無三關將士,所失又將何如!是州縣黎民既納租稅以養兵,又陪財命以供虜。〃因此,他決心整頓軍隊,保邊安民,緊密結合當時邊防實際,制定出了具體整治措施和實施細則,〃務求濟事,匪託空言。〃故題作《安民實務》。
《安民實務》不分卷,全書共分十二條、一百四十一款。
(1)養將材,七款;(2)募勇略,八款;(3)簡軍實,六款;(4)造戰具,八款;(5)演武藝,十款;(6)倡勇敢,九款;(7)體下情,十六款;(8)嚴馬政,十款;(9)密間諜,八款;(10)慎修築,十五款;(11)教軍士,二十五款;(12)
計軍費,十九款。內容涉及將帥、士兵的選拔培養、軍隊的教育訓練,兵器的製造,軍馬的購買汰換,間諜的使用,邊防工事的修築,群眾紀律的規定,軍費的籌措等各個方面的問題。對這些問題記述詳細,規定具體。就是在這些具體規定之中,比較充分地反映了呂坤的軍事思想。
在將帥的選拔培養方面,強調將帥與士兵的條件不同,大將與戰將的要求有別,要嚴格按照各自的條件來選拔,指出〃選軍則以馬上步下箭、火炮、快槍、劍法、棍勢、舉石、躍馬而已;選將未必不取此而不止此也,全要束伍命眾,列營對敵,設伏用間,解圍攻堅,今以選軍之法選將謬甚矣。〃〃選大將,沉敏為本。〃〃選戰將勇敢為先。〃重視將帥的理論學習,規定〃除孫武子人人習讀外,其餘六書(注:《吳子》、《司馬法》、《尉繚子》、《六韜》、《三略》、《唐李問對》),及一切名家著述,令之各習一部;除《百戰奇法》、《行軍須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