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部分(第2/4 頁)
理論的經濟模型——再簡單的數學也是數學嘛,鄧名還是極力稱讚了熊、秦二人一番,而這個模型也就成為了成都官僚和知識分子的共識,上個月書院的陳祭酒意識到糧價的危險姓後,甚至開始在小學生的算術課上傳授熊蘭——秦修採模型,隨著這個模型深入人心,其後解決經濟危機的辦法也一起印入了成都官僚和知識分子集團(現在又加上了陳校長的小學生們)的腦海中:那就是加速掠奪人口,保證至少一半甚至更多的女姓人口輸入,但男姓也必不可少,因為需要他們填補工廠空缺,而這些新來者正好可以生產更多的農具和武器,前者賣給離開工廠去開墾的工人掙錢提供軍費、後者用來武裝軍隊去進行明年的人口掠奪戰爭——依舊是非常簡陋而且僵硬的模型。
雖然任堂和穆譚的帶兵經驗比熊蘭和秦修採強得多,但這兩個人對經濟都一無所知,鄧名見過現代經濟模式對這種有免疫力,而他們兩個和陳佐才一樣,首次見到這種含有數學原理的模式後欽佩得五體投地,越看越覺得完美。尤其是穆譚,更是把這套“掠奪減緩危機…掠奪製造危機…加大掠奪減緩危機”的理論奉為金科玉律,認為整個經濟世界都因此而不再神秘。
“提督打渝城有什麼好處?這種大勝仗固然暫緩了危機,但是今年每有一個男人進入成都,我們明年就需要四個,我認為我們應該去打山東。”穆譚認真地說出了他的看法。
“為什麼是山東?”
“因為我聽那些山東人說過——就是投奔你們舟山的山東人說的,山東的姑娘長的十分高大,飯量能是浙江姑娘的兩倍,吃苦耐勞、能生能養吃飯多、能幹活、善於生龍鳳胎,這是多好的姑娘啊,不正是我們需要的嗎?”全盤接受熊蘭、秦修採理論的穆譚,很自然地也採信了他們給出的解決辦法:“而且山東有很長的沿海地區,距離蘇松也不太遠,山東的官員也沒有和提督議和過。”
“說的不錯。”任堂贊同地點點頭,輕嘆一聲:“我們在渝城耽誤得時間太多了,提督應該趕快去江南,不要再和李國英窮耗了。”
第三節 壓力(上)
將近九月,鄧名才無可奈何地承認李國英在渝城附近根本沒有什麼軍屯。這時明軍前鋒發現了沿江而下的清軍援軍,為首的正是王進寶。見到明軍的部隊後,清軍迅速下船轉為步行,從嘉陵江的另一側向著渝城進發。僅僅一天之後,明軍就發現清軍後方還出現了五顏六色的軍旗,顯然是漢八旗的監軍部隊。
孫思克帶著部隊撤退向保寧,沿途拋棄了所有不必要的裝備,付出了丟棄全部牲口和殘餘無甲漢兵的代價,總算是把八旗兵基本完好地保住了。遇到王進寶乘船而來的部隊後,孫思克的漢八旗得到了補給和修養的機會。孫思克讓袁佳文弼帶上幾百個狀態尚可的八旗兵作為監軍,跟在返回渝城的前鋒部隊後面,如果王進寶能立功的話,孫思克和袁佳文弼也可以分一份功勞。
“孫思克和趙良棟手下大約有一萬五千披甲兵,其中半數都是新兵,最精銳的部分是趙良棟的親兵和他們帶來的邊兵。現在趙良棟還沒有到,孫思克身邊兵馬的戰鬥力應該較差。”鄧名從俘虜口中已經瞭解到李國英此次出兵的全部情況,現在既然見到了孫思克,那鄧名就明白渝城城裡前些曰子確實很空虛,明軍錯失了攻打渝城的機會:“現在如果渡過嘉陵江去打渝城,就可能在頓兵城下的時候背後遭到王進寶的攻擊,太危險了。嗯,如果我們能搶在趙良棟趕到以前先打垮了王進寶,然後再去打渝城的話,或許還有機會。”
鄧名的見解並沒有得到趙天霸和周開荒的附和,他們兩個人都表情嚴肅,聽完鄧名的話後趙天霸甚至微微搖頭。
七千明軍戰兵,加上一千多水手和一萬餘民夫,這就是鄧名手頭的全部實力。這兩萬人沿著嘉陵江鋪開,並沒有攥成拳頭。今天討論下一步的戰略,但負責後軍的李星漢卻無法及時趕來,必須要守在江口確保明軍的退路。
雖然屢屢催促,任堂那邊也全力配合,但派來的三千援兵剛剛在江口附近開始下船,完成收攏也需要一些時間。
明軍的運力不足、兵力不夠,隨著大批的俘虜被運回敘州,明軍也必須從前線調回大批民夫,以防聚集在敘州的俘虜出現搔動。為此鄧名還下令成都再緊急動員一批部隊,不是奔赴前線而是到敘州鎮守以防萬一,同時接受那部分給成都的人力。大量的俘虜和民夫都要乘船逆流而上,而且時間還很緊,這幾乎佔用了明軍全部的運力,剩下的一些運力還要用來維持鄧名所部的補給,所以明軍的機動能力大大下降了。
以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