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部分(第3/4 頁)
根據谷晉的描述,浙北的自衛隊可能戰鬥力比趙國祚的省綠營還要強一些。因為莊廷鉞是四川軍校的畢業生,被院會視為潛在的自己人,他們接受的軍事訓練和武器裝備也都是仿照盟友的標準;而趙國祚的浙江雖然是院會眼中的大清模範省,但歸根結底還是清廷的省份,不但不能獲得四川的正軌軍訓,而且也無法直接向四川採購軍火。
周培公雖然在安慶辦了一批軍火工廠,不過那只是名義上的,實際上那些軍火工廠自己沒有生產過一條步槍。每次四川的武器更新換代,或是軍隊和民用的舊槍報廢,就會把那些武器收集起來,經政斧稽核批准後出售給周培公的軍火廠,然後周培公把步槍刷一遍新漆,就當成他生產的新槍賣給東南督撫;後來周培公發現自己刷漆也很麻煩,而且還總有人貪汙漆錢,搞得翻新成本居高不下,就把刷漆的工作也轉包給了四川的私人工廠。現在安慶的軍火廠就是掛一個招牌,裡面養了一群官僚、賬房,很多周培公的親戚、老鄉都可以到那裡拿一份薪水,但一個工人也沒有,無論刷漆還是運輸都外包給了四川的商行。
靠著壟斷東南督撫的軍火交易,周培公的安慶軍火集團一直有著豐厚的盈利。康熙六年燕京慘敗後,痛定思痛的太皇太后下令要生產火器,而康親王主持的軍火廠因為強行上馬,生產不出合格的產品,康親王就派人來和周培公聯絡,把朝廷給他的經費交給周培公七成,讓安慶軍火集團來製造步槍,然後打上“康親王監製”的鋼印送去燕京。
周培公故技重施,在四川招標,用最低價從四川軍火商手裡收購舊軍火,然後再刷漆,磨去原有的標識,打上鋼印,一系列工作都外包招標總的來說,燕京給的軍費,三成進了康親王和內閣大臣一夥兒的口袋,兩成變成了安慶軍火集團的利潤,剩下的都進了四川軍火商的口袋。
為了收貨方便,康親王還專門把廠房設在天津,貨物海運來之後直接就能進庫房。老佛爺看到這些完全“大清自產”的步槍後喜不自勝,康親王和大臣們也都在邊上吹噓,稱這種步槍已經達到了天下領先的地步,許多技術創新遠比四川的步槍還要先進,更是把太皇太后聽得眉開眼笑。
這種周培公軍火集團出售的武器,谷晉、陳大可他們是完全看不上的,它們要是沒有設計上的欠缺也不會被淘汰;而且槍支也不是光買回去就算了的,四川的同秀才都知道,買槍還得買油壺,平時需要給步槍做保養。可週培公從來沒有買過任何保養品,四川的軍火商也很有默契地不提此事——如果清軍手裡的步槍不以最快的速度報廢,那周培公和川商還怎麼繼續掙錢呢?
“杭州軍備廢弛,因為趙國祚和松奎都認為不會有人來打他們,他們就連周培公的步槍都沒有買幾條。”谷晉不屑一顧地說道。
“如果江南的軍隊能夠迅速進入浙江作戰,那耿精忠應該打不下杭州。”陳大可答道。
這些年蔣國柱一直琢磨著要擴大地盤,要統一兩江,要為自己博取富貴,所以江南軍隊的裝備和訓練水平比浙江要強太多了。和臺灣那邊的推測差不多,陳大可也認為,如果沒有更多的外力干涉,江南加上浙江的軍隊有機會和耿精忠打個旗鼓相當。不過現在江南剛剛從混亂中結束,如果江西也會參戰,那擋住耿精忠似乎沒問題。
第六十五節 援助(下)
攻入浙江後不就耿精忠就得知兩江戰事已經平息,不過對面的趙國祚所部實在不堪一擊,耿軍所到之處浙江綠營潰不成軍,連對天放幾槍抵抗一下的姿態都沒有。既然趙國祚和松奎整天琢磨著就是怎麼出賣浙江來保證子孫富貴,全浙自然也是上樑不正下樑歪,短短几年各種官位就都拿來出售,不但湖州、嘉興這些停止科舉的地方不接受流官,就是還在浙江總督府控制下的府縣也很多年都沒有接受過流官了。對此趙國祚不但不干涉,反倒還從中抽頭,因為他覺得說不定府縣明年就會劃成禁海區了,官位能賣一次是一次,為何要白白便宜了朝廷的科舉生?
被耿部抓獲的很多浙江綠營軍官一個個都大腹便便,看起來根本就沒有在軍營裡呆過幾天,經審問現在浙江很多軍職都是明碼標價,升遷和轉任都需要付錢。既然這些官職都是靠錢買來的,見到敵軍來了誰肯上前拼命?不許開槍也正是這些軍官下的命令,生怕激怒了入侵者導致他們遭殃——花錢買軍職是為了升官發財的,現在本還沒撈回來呢。也正如這些軍官所願,耿精忠對他們的合作很滿意,也沒有與兵不血刃的耿部接下仇怨,很快就都被耿精忠釋放。
因為進展如此順利,所以耿精忠雖然聽說兩江恢復和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