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部分(第4/4 頁)
風格,無論是說話,還是寫文章,都要求第一要簡明扼要,做到言簡意賅;第二要樸素、自然,防止矯揉造作。他很難相信能夠寫出《寧州經濟向左還是向右》這樣振聾發聵的文章,竟然是這麼年輕的一個人,太難以置信了。
“古城區。”蕭雲也不打算藏著掖著,輕聲說出這三個字,直截了當表明來意。
“哦?”俞知堂面不改色,只是眼睛稍微眯起了些許,那種儒學大家的風範已然滲入骨髓。
“一座城市的核心競爭力,經濟發達只是其次,拼的是文化根源。為什麼?因為在全球化的時代,如果一個民族沒有自己的歷史脈絡和特點,就會被時代淹沒。厚重的歷史文化遺產絕不是城市建設、城市發展的包袱,而是精神理念的載體,容易凝聚成為現代建設最大的財富。可惜呀,現在我國的很多官員都是抱著‘發展經濟有跡可循,發展文化無路可走’的消極態度,很讓人無奈。”蕭雲侃侃而談,卻不敢往深處講,只是表明態度就淺嘗輒止,因為在這位老人面前,再淵博的知識也不過是班門弄斧而已。
俞知堂沉默,長久的沉默。
“十年前,我去過非洲,呆了四年,留在腦海中的印象只有四個字:滿目瘡痍。在那裡,人們只能在廢墟中憑弔和猜測輝煌的古代文明。平心而論,我很擔心我國的文化資源會成為第二個非洲。遠的不說,說回寧州,由於龐月明的一意孤行,古城區的拆遷工作看來是勢在必行了,這對寧州這座有著千年文化歷史的城市來說,究竟會造成多大的損失,想必俞老您比我更心中有數吧。”蕭雲繼續拋磚引玉。
俞知堂凝視著這個年輕人足足五分鐘,才微微嘆了一口氣,輕聲道:“你見過長江的流程嗎?”
“沒有。”蕭雲如實道,皺起了眉頭,理解不了他說這句話的涵義,疑惑頓起。
“如果你有機會坐飛機,從高處俯瞰,你會驚喜發現,長江的整個流程,像極了人的一生,在起始階段總是充滿著奇瑰和險峻,到了行將了結一生的晚年,怎麼也得走向平緩和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