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3/4 頁)
因為要分兩鍋煮,她索性,把兩個鍋都燒上火。
小鍋用來做紅燒大骨頭,這些骨頭都是剁開的,所以不用再練刀功。
鍋裡下菜油,油冒煙滾了之後,把汆好的骨頭倒進去爆炒。
爆炒的時間一定要久一點,這樣肉才會緊質。
等骨頭表面呈現微黃的油色,便可以倒入醬油等調料進行調味,這個時候就得改小火,不然醬油會讓骨頭糊了。
這邊稍微弄好之後,另一邊重新換的一鍋水開了,這邊的簡單些,只要把骨頭倒進去,放入薑片,滴少許的醋去醒氣。接著先用大火燒開,再改小火,燉到骨頭酥爛就成。
麥芽忙的滿頭大汗,一會鍋上,一會鍋臺下的跑,陰曆已經五月了,晚一上雖然還不是很熱,但白天要是有太陽,還是熱的很。
紅燒的那鍋骨頭,不能加過多的水,只能是少量的水慢煮,所以麥芽得時不時的過去看看,防止水少了粘鍋。
鍋裡忙好了,她還得將明天要賣的菜準備好,雖然剛送的滷肉,還不知道效果如何,但依照她的判斷,味道怎麼樣不敢打包票,可至少圖個新鮮不是嗎?
所以,她叫哥哥買了比昨天份量多一倍的豬耳朵跟豬蹄,今天一鍋還滷不了,得分兩鍋,另外林虎送來的李子,也得趕緊收拾了。不過,家裡的大罈子已經用完了,想醃製李子酒就得再買新的。
麥芽忙完了廚房裡的活,在圍裙上擦著手走出來,問正在掃院子的田氏道:“娘,這附近哪裡有製作罈子的,家裡罈子不夠了呢!”
田氏站直了腰,想了下,“有啊,你舅媽他們村就有個專門做陶盆的人家,他們家也往縣城裡頭拉。”
“哦,那叫哥哥去他家買些盆回來行嗎?”
“成,你哥去地裡了,等他回來,我就讓他去一趟,順便也給你舅媽他們帶個話,孩子放在我們家,她倒不管不問哩!”
菜園裡的玉米苗都出了,過兩天就能挖著去田裡栽下,因著不栽水稻,田也不用犁,直接挖坑栽上就成,勤施肥就成。等端午一過,地裡的活忙完,他們就得抓緊時間修房子。
冬生從地裡回來,便趕著驢車,去買壇罐去了。
田氏幫著麥芽把李子洗乾淨,放在外面空幹水份。
天快黑時,冬生才趕著驢車回來,車上擺了幾個超大號的罈子。
田氏倒是比較關心孫氏怎麼回應的,可冬生氣呼呼的說,孫氏推脫說家裡農活沒幹完,過了端午再來接孩子,看冬生氣的這樣,指定孫氏又說了什麼不好聽的話。
田氏嘆了口氣,不再問了。
有了罈子,麥芽就開始忙著泡酒,廚房裡的活,她跟田氏交待了下,看著就成。
李氏睡飽了覺起床,直呼自己失態,怪不好意思的,田氏衝她直襬手,有啥不好意思的,兩個孤寡老孃們,偶爾醉個酒,能有啥?
李氏見麥牙在罈子跟前忙乎,便慢騰騰的挪著步子順帶著端了凳子,去給她幫忙。
“麥芽啊,我聽說人家釀酒得費好些事,又是蒸,又是煮,還得埋地底下好幾年,才能出酒,你這樣泡,真的能行?”
麥芽笑著回道:“嬸子,我不是用糧食釀酒,不用費那麼些事,只要把李子表面劃開幾刀,放進罈子裡,一層李子,一層白糖的碼好,最後再新增度數高的白酒,封口以後等個把月,就能喝了,”她說的簡單扼要,其實還有好些事項得注意呢,比如這罈子裡不能有殘留的水,李子也得精挑細選,一個弄不好,釀出來的酒可就變質了。不過,她說了也沒用,料想她們也不會懂,只要她懂就成了。
李氏按照麥芽的話,先把李子鋪在壇底鋪一層,上面撒一層的白砂糖,再鋪一層用刀劃開幾條縫的李子。
林虎這回送來的李子不多,剛好夠泡一小壇,等堆滿罈子,再加入三分之一的高度白酒,最後的步驟是封壇。
麥芽想了下,這個任務還是交給冬生,“哥,你到河邊去弄些稀泥回來,把罈子封上!”
但凡是麥芽的話,冬生沒有不應的。
吃晚飯的時候,田氏多了林虎。
中午剩了不少饃饃,在鍋裡蒸熱了之後,拿來泡骨頭湯,最香了。
紅燒的大骨頭,直接用大盆裝了,端到堂屋桌上給他們啃。骨頭湯也用大盆裝著,誰吃誰盛。
煮骨頭的水,擱的不是很多,這樣煮出來的湯,味道才更鮮,出鍋時撒些青菜跟小蔥。稍微燙一下,湯的味道更是好的沒話說。
林虎跟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