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戰連年而未有突破性進展。這一場漢中爭奪戰真可謂是攻的艱難,守的頑強。
建安二十四年(219),張?統兵進攻張飛鎮守的巴西被擊敗,幾乎是全軍覆沒,隻身逃回定軍山,劉備聽從法正的謀劃,率軍強渡沔水,直插定軍山,佔據了定軍山有利的地形,定軍山之戰夏侯淵本欲堅守,法正設計奪取定軍山對面的高山使曹軍失去地利,迫使夏侯淵主動出擊,定軍山之戰就此打響。
劉備的五虎上將之一黃忠與曹操的族兄夏侯淵對峙定軍山時,發現定軍山西邊有一座高山,四邊皆是險道,山上可完全看清定軍山的虛實。於是黃忠先把這座山佔下來,然後自己的大部隊守在半山腰,而讓助手法正帶人登上山頂。性急的夏侯淵見黃忠奪了對山,大怒,不聽張?的勸阻,非要出兵攻打,於是派兵圍山大罵挑戰。
見此架勢,黃忠與法正商議:以山頂法正舉旗為號,舉白旗則是夏侯淵部隊銳氣正盛時,不出兵交戰以避其鋒,舉紅旗時出兵攻擊。因此,任由夏侯淵在山下百般辱罵,老黃忠按白旗指令堅守不出、到了午時,法正在山上見罵了一個上午的曹兵開始倦怠,銳氣已墜,很多人已經下馬休息了,馬上將紅旗舉起。黃忠一馬當先帶領大部隊衝了下來。正在山下納涼的夏侯淵連戰袍都來不及穿上,措手不及,戰敗身亡。
這一計謀的使用,不僅使夏侯淵的血灑疆場和定軍山的失守,也使劉備在漢中戰事中的成果不斷擴大,以至於曹操親臨漢中也挽回不了敗失漢中的結局。曹軍於219年5月撤出漢中戰場,也就預設了與劉備繼赤壁之戰後又一次較量的失敗。從此,漢未軍閥混戰的局面被鼎立態勢所取替,三分天下的格局得以確立,中國歷史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段??三國。
【小將奇謀破蜀軍】
公元220年,關羽被吳國所殺後,劉備不顧大臣的勸諫一面準備出兵,一面通知張飛到江州會師興兵伐吳??以報關羽之仇。然而還沒有等劉備出兵,張飛的部將範疆、張達叛變,殺了張飛投奔東吳。劉備一連喪失兩員猛將,力量大大削弱,但他急於報仇,已經沒有冷靜考慮的餘地了,蜀漢章武元年(公元221年)率大軍攻吳。孫權聽說劉備這次出兵聲勢很大,也有些害怕,派人向劉備求和,但是遭到劉備的拒絕。
蜀漢軍馬一路攻下巫縣(今四川巫中縣北),一直打到秭歸(在湖北省西部)。孫吳在講和無望時,啟用陸遜為大都督,帶領五萬人馬去抵抗。劉備出兵沒幾個月,攻佔了東吳的土地五六百里地。接著劉備命黃權守住江北,防備魏兵;自己親率主力從秭歸出發,沿著長江南岸,翻山越嶺一直進軍到了?亭。東吳將士看到蜀軍得寸進尺,步步緊迫,都摩拳擦掌,想和蜀軍大戰一場。
吳將陸遜為避其鋒堅守不戰,自以為英勇善戰的常敗將軍劉備,自春至夏無所作為,自此孫劉雙方成對峙之勢。蜀軍遠征,補給困難,又不能速戰速決,加上入夏以後天氣炎熱,以致銳氣漸失,士氣低落。劉備為舒緩軍士酷熱之苦,於是命蜀軍長江兩邊山林茂盛之地,布四十個營寨,連綿七百里,只想舒舒服服過個夏天到了秋天再進攻。陸遜看準時機,命士兵每人帶一把茅草,到達蜀軍營壘時邊放火邊猛攻。蜀軍營寨的木柵和周圍的林木為易燃之物,火勢迅速在各營漫延。蜀軍大亂,被吳軍連破四十餘營。一直戰鬥到夜裡,劉備才帶著殘兵敗將,突圍逃走。吳軍發現了,緊緊在後面追趕。還虧得沿途的驛站,把丟下的輜重、盔甲堵塞在山口要道上,阻擋住了東吳的追兵,劉備才逃到了白帝城(在今四川奉節縣白帝山上)。這一場大戰,蜀軍幾乎全軍覆沒,船隻、器械和軍用物資,全部被吳軍繳獲。
陸遜“以逸待勞”火燒連營的成功,決定了夷陵之戰(?亭之戰)蜀敗吳勝的結果。
4…3狡司馬無心卻請戰 諸葛神算緩出兵
【狡司馬無心卻請戰】
三國時的司馬懿,是最偉大的〃時間戰略家〃,他與孔明對峙五丈原時,採取〃麻痺策略〃,不動如山。孔明急於求戰,派兵挑釁,甚至送他幾件女人的衣物,嘲諷他是女人,他仍不以為忤;魏軍被惹惱了,紛紛求戰,司馬懿刻意向朝廷寫報告,請求朝廷允許他出戰,這分明是在敷衍、拖時間,目的在以靜制動。終於〃待〃到了孔明身體累垮,〃待〃到了蜀軍撤退,不戰而勝。
諸葛亮六出祁山伐中原,主要的對手是司馬懿。而司馬懿與孔明對峙五丈原時,採取“麻痺策略”,不動如山。諸葛亮使盡了渾身解數與司馬懿鬥法。而司馬懿每逢鬥法不利,馬上採用以逸待勞的一招,堅守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