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1/4 頁)
“何為‘三重三輕’?何為‘三重而三不輕’?”崔琰聽到這裡,神色一肅地問道。
“袁紹用人行政,重吏而輕民、重情而輕法、重力而輕德,此為‘三重三輕’,皆為失道之所長而成敗亂之源。重吏,則吏有過而不加禁;輕民,則民有困而不肯濟——吏橫而民怨,豈能得人之助?重情,則左右亂法而不能止;輕法,則人皆徇私而不奉公——上塞而下蔽,豈能威令暢行?重力,則暴者恣行而弱者無輔;輕德,則偽詐成風而忠良難得——主暗而臣佞,內患四伏,豈有餘勢敢加於外?”
司馬懿講到此處,崔琰突然仰天一聲長嘆,聳然動容:此君所言,不正是他在冀州多年所看到的一幅亂象紛呈的敗局之圖嗎?司馬懿身在河內一郡,居然也會對這一切窺覷得如此清晰明徹?只怕是他大哥司馬朗奉了曹司空、荀令君之命教他這麼說的罷?但崔琰暗暗瞥向司馬朗,見到他亦是一副詫然驚疑的表情,似乎他也沒料到,自己的這個二弟竟能如此高屋建瓴地講出這一番卓越之論來。這讓崔琰對司馬懿的驚人才識隱隱生出了幾分欣賞之意。
“曹司空、荀令君的用人行政,恰與袁大將軍相反:重民而不輕吏、重法而不輕情、重德而不輕力,此為‘三重而三不輕’,皆為得道之所長而成濟功之本。重民而不輕吏,是為仁以撫民、明以擇吏,以吏之清正而獲庶民之愛戴;重法而不輕情,是為剛柔兼濟、恩威並施,以法之嚴明而制奸、以情之親和而服人;重德而不輕力,是為以德而垂範天下、以功而擢才取士,故能仁者竭其誠、智者盡其謀、勇者獻其力,無人不思效忠而無功不可建樹!”司馬懿目光炯炯地正視著崔琰,侃侃談來,竟於言辭舉動之際流露出一股高蹈雄邁、揮灑風雲之豪氣來,“所以,冀州袁氏如何能攖其鋒?曹司空、荀令君如何不能匡濟華夏、一統中原?”
“好!好!好!”崔琰情不自禁地為他鼓起掌來,呵呵笑道,“司馬主簿——你這二弟聰亮明允、剛斷英特,實乃卓異之器、超世之傑!只怕他將來的成就必是遠勝你我呀!”
“鄙弟年少輕狂,何敢自炫於崔大人面前?實在是讓崔大人見笑了。”司馬朗卻是狠狠地瞪了司馬懿一眼,“仲達,你今日這番班門弄斧也實在太過無禮!還不快向崔大人拜服致歉”
司馬懿窘紅了雙頰,急忙向崔琰屈膝拜倒——崔琰慌得跨上一步扶住了他:“仲達,崔某老朽之器耳,焉敢當你這等大禮?若是受了你這等奇才的如此大禮,豈非要折了崔某的陽壽?”
崔琰目光徐徐而轉,看向窗外南方的天穹,悠然而道:“現在,袁雄、袁渾府中「變態txt小說下載站」的所有糧囤都被你們扣下沒收了。司馬主簿,你可別以為崔某心頭懵懂——俗話講:‘訓兵積糧,備戰之道。’只怕袁紹大將軍與朝廷之間的大決戰很快就會到來了罷”
第1卷第06章一舉成名天下知第037節司馬父子縱議天下大勢
四海樓招牌上先前那個“袁”字,現在被抹得乾乾淨淨了,改成了一個大大的“官”字——表明了這座河內郡最大的豪華酒樓,真的已成了河內郡府署的官產。
就在杜傳、杜和叔侄因貪汙納賄之罪被斬首示眾的那天,魏種也被朝廷一道聖旨調離了,曹司空的親信大將曹仁被派到了這裡做了新任太守。曹仁一到河內任上,便與郡尉梁廣一道,全面更改了郡內所有軍事形勝要塞的設定,重新佈設了戰備防線,對北方冀州袁氏的提防加緊了十倍。與此同時,司馬懿也升任了郡丞之職,替曹仁把郡府後勤庶務打理得井然有序。河內郡的一切,都呈現出了一種今非昔比的清新氣象:以前袁府的家丁和杜宅的僕人,走在郡城的大街上就像豺狼惡狗一般兇橫,百姓見了無不側目而行——而今,這樣的情形是一去不復返了。便是郡府裡的差役們,在市集上巡視時也對百姓一改往昔地和氣了許多。
這日晚上,司馬懿在四海樓上設宴款待劉寅、張二叔、田五伯等豫州流民客戶中的大姓代表。
席間,杯盞交錯,笑語不絕,人人開懷暢飲。如今,曹仁、司馬懿等終於將朝廷屯田安民的國策徹底落實到位了:每戶流民都分得了二十餘畝良田良地,他們的身份也由先前袁家的佃戶轉成了官府的客戶,所繳租稅之負擔自然也減輕了許多。大家都樂滋滋地只想著在來年開春,甩開膀子種糧栽桑、積極自謀生聚之資。
“司馬大人”張二叔滿臉堆笑地舉著酒杯向司馬懿躬身敬來,“您真是咱們百年難遇的大清官!當初咱們沒離開河內郡亂投到其他地方謀生,就是相信您一定能解救咱們的生計之苦。果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