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頁)
然有些相似。
等兩人帶著丫頭趕上,一行人正好走到一處水榭,水榭一半建在水上,一半建在岸邊,如兩間房間般寬敞,有案有幾,八扇紅漆直欞窗一字排開,對著湖邊,涼風習習,水波不興,裡面只有兩位娘子並兩名丫頭,崔清見著陌生面孔很是提心吊膽一番,大嫂似是認得二人,前去寒暄幾句,兩位娘子笑著朝她們點點頭,便帶上丫頭走了。
她們坐在水榭裡稍作休息,看看湖景,崔清特地坐得離湖邊的窗戶遠了些,二嫂突發奇想,道是要去坐船,崔清不知她是有意無意,畢竟船上可是一個突發事件的密集點,小說裡都是這麼寫的,再者,她並不會游泳,從前學過一些,可還是不能換氣,沒學會換氣,又怎麼說會游泳呢。
大嫂沒有馬上答應,她沉吟片刻,道,“今日我們那麼多人,一時之間上哪去尋好船?再說,今日不行,還有明後日呢,明日再說罷。”
二嫂倒也沒有堅持,她聳了聳肩,遞給崔清一個無可奈何的眼神,似乎在埋怨大嫂不近人情。
休息片刻,大家便又往前逛,這次浩浩蕩蕩出來還沒走幾步,便聽見喧雜的人聲遠遠傳來,崔清下意識地回頭一看,四五名娘子走在一起,其中兩個正在吵鬧,其它娘子都在勸和,就這麼一路吵過來。
“這是誰家娘子?”崔清問向身邊的十七娘,“看上去怪眼熟的。”
“當然眼熟了,你忘啦?”十七娘團扇遮臉道,“大興善寺。”
崔清恍然大悟,原來是裴家娘子,她們家未免也太不太平了,每次見到要麼摔下山,要麼吵個不停,也不知裴家是怎麼養孩子的。
既然與她無關,崔清便沒了看熱鬧的興致,跟上眾人的腳步。
一行人就這麼走走逛逛,一轉眼已至中午,今日天氣晴朗,偶有烏雲飄過,投下一片陰影,正巧一塊又厚又大的陰雲整個遮住了太陽,三個丫頭提了個食盒遠遠地走過來,大嫂便道就在此吃午飯。
丫頭們動作迅速地用團扇驚走花叢中嗡嗡嗡直響的蜜蜂,另有人在綠草地上鋪好坐墊,左右丫頭們佈置帷簾,圍上三面,一面朝湖,當下形成個私密而寬敞的個人空間,她們在簾中席地而坐成一個圈,中間擺放一些瓜果點心、丫頭們提來的午膳,一邊吃,一邊聊,崔清恍惚間感覺自己回到了學校,正和好朋友們一起春遊。
只不過,春遊絕不可能帶上這些遮擋視線簾子。
大嫂帶來的吃食,崔清總要看有人吃下才敢嘗試,饒是如此也沒多吃,淺嘗輒止。
“她們怎麼都坐下了,”另一邊,不遠不近跟在後面的崔暄有些懵,轉頭問盧絢,“那我們怎麼辦?”
盧絢以手搭棚遮陽,環視一圈,指著大概七八十來步的樓閣道,“去那等吧。”
沒過多久,二嫂的妹妹十娘說去更衣,帶上丫頭掀開簾子出去了,直到果點快要吃完,才見她回來。
一回來,她便道歉,道是更衣之處離得太遠,照例坐回二嫂身邊,旁人也不在意
吃得差不多了,丫頭們紛紛上前收拾,帷幔撤了一扇,崔清慢悠悠地揮著團扇看她們拆,只聽不遠處一陣喧囂叫鬧,她抬起頭朝那方向望去
正是方才遇見的裴家娘子,過了那麼久,她們不但沒和解,反而爭執得越發厲害,就在湖邊你推我一把我推你一下,其它娘子在旁勸著,卻沒有什麼用,盧絢若有所思地望著她們,突然站起身,推開樓閣的門,快步朝外走去,
大嫂剛剛起身,便見她們之中穿紫衫的娘子一下子把綠裙娘子推下了湖,尖叫聲連成一片,三位嫂子連忙叫人去救,在這亂成一片的情形下,一條白色彈幕剛冒出個頭——[小心……]
崔清心裡一驚,感受到耳後有風聲,她只來得及往旁邊一躲,反手一擋,便覺臂上一涼,緊接著一陣刺疼,暖融融的液體順著滑過手臂。
還沒到放鬆的時候,她剛轉過頭,一把匕首迎面刺來,眾人反應不及,尖叫連連,崔清不得不連退數步,險些滾下湖去。
好在盧絢反應及時,迅速趕到岸邊,一腳踢開手持的匕首,那人見勢不好,從腰間抽出另一把匕首,乾脆利落地扎進自己胸口,軟軟地倒在地上。
“十三娘!”十七娘的尖叫聲簡直能刺破耳膜,她一把撲過來,眼中含淚,“你沒事吧?”已是嚇壞了。
“二伯孃,此事你需予崔家一個交代,”趕在後頭的崔暄一邊喘氣,一邊難得地正氣凜然地道。
沒錯,那名悍不畏死的刺客,正是二嫂孃家妹妹的丫頭,因人數過多,她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