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第3/4 頁)
不少人還不懂呢!”
“聽說鄭老家種的黑麥漲勢最棒,今天特來收看記住效果。”
鄭老踱著步子連話都插不上,氣呼呼的腦袋一歪不理任何人,走到半路上忽然快步迎過去路出笑容:“哎呀,君侯您怎麼出來了,老朽我聽說君侯在調養,正想抓幾隻雞做山珍湯送給君侯嚐嚐。”
“鄭老客氣了,我只是隨便到田間看看情況,好像我聽說南莊的黑麥漲勢最旺盛,說說到底是怎麼回事。”
曹時的話引起圍觀者的注意力,隔著較遠的人才意識到來者是平陽侯,連忙湊過來見禮:“平陽侯有所不知呀!去年南莊的黑麥畝產四石,雖然種植期要用九個月漫長,得到的糧食營養豐富非常適合有錢人補充營養,長安城裡一石黑麥粉價格是300錢,而且是供不應求有價無市。”
粟米一石大約100錢,食用豆油一斗200錢,一隻肥羊150錢左右,一石黑麥300錢,對比之下黑麥的售價還是非常貴的。
“黑漆漆的麥粉蒸出饃鏌很好吃,說是營養多所有賣的貴。”
“主要是黑麥省事,入秋種下一茬黑麥,不管下雨下雪天寒地凍,來年澆水施肥儘快度過孕穗階段,種出來的黑麥就是一等一的好糧食,感覺比小麥還省心的多。”
圍過來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鄭通被派出來帶著幾十個人收割成熟的農作物,鐮刀揮舞著迅速割下輸不起的黑麥穗,這是南莊人今年的糧食收成,此時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再也沒有人抱怨放棄粟米是錯度的觀點了。(未完待續……)
第232章 君之視臣
建元三年七月初,前139年八月。
距離結算稅收還有一個月,侯府下的莊子格外繁忙。
主父偃一大早出門,他負責督促各莊澆水施肥,上個月種下地的大豆還得補充肥料,否則下一茬深秋種下的黑麥就沒肥力了。
“嗨,輪作整天像打仗似得,忙著收,忙著種,忙著施肥,忙著除草,忙著殺蟲,忙著澆水,幾個月不得空閒。”
鄭通直起腰,拿起毛巾擦擦汗水:“行啦,忙著點有什麼不好,不就是多花點時間弄肥料,從年頭到年尾一畝田打出四石黑麥、二石大豆,比幾年前收成提高七八成,你還有什麼好抱怨的。”
“累人啊,我這不是還沒娶親生子,萬一把身體累壞了,以後還有哪家女人樂意跟我過日子啊。”
“呸!你小子在勾欄之地砸進去多少錢,給你說了幾門親事都吹了,十里八鄉誰家不知道你許癩頭是個不靠譜的人,看你那頭重腳輕的憊懶樣子,幹活累不垮,在女人身上給折騰垮了。”
許季慫了,每次提到結婚少不得被罵個狗血淋頭,他是存不住幾個錢,一年忙到頭賺來的辛苦錢都扔到長安城裡,許季還算比較好的至少幹活挺積極,閭里質疑他存得住錢否,並未質疑他的勤快與否,類似許季的浪蕩子每個鄉都有幾個,民間風俗不能容忍他們存在,更憊懶的人就直接被打入另冊成為賤籍。
花街柳巷是春秋時代就存在的事物,再往前上古時代就有這種食物與**的交易,上古時代民風開放不假。但是對以皮肉換取吃喝的女子也不太瞧得起,並不是瞧不起勾引男人的不道德行為。而是瞧不起她們不勞而獲的投機心態,如同上古以來對商人的歧視是相通的。
鄭通不喜歡許季亂花錢。南莊上下就他一個亂花錢的男丁,別家男丁過了二十歲就著手議親,二十五歲差不多就有妻子了,家裡沒錢的男丁要三十開外才能娶到媳婦,許季都三十好幾的漢子了,錢是從來不缺的,就是沒找到個媳婦。
把錢丟給花街柳巷裡不勞而獲的女人,不僅莊子裡的男人看不慣,閭里的婦女們也不高興。別的莊子裡有些輕浮的女子想來勾搭許季,被莊子裡的婦女都給趕走了,每次碰到許季就要罵他一頓不懂得存錢,莊子裡的好姑娘寧願嫁給別的莊子裡也不找他,外裝的好女子不過來,不三不四的女人整天在村口晃悠,民風都快被他敗壞掉了。
“你們也不能總怪我的不是,私通的男女不是多了去,我以前也私透過女子。”
“少廢話。私通那是你情我願,又不是用錢來換,你小子再給我胡說八道,小心捱打。”
許季捂著腦袋認慫:“我改還不行。今年存錢,明年娶親。”
主父偃繞了一圈回到侯府,家監們正在議事。
“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好一些。在下聽說關中用糧可以自給自足,從今年開始。關東的糧食不用運來一粒,每年還有上百萬石的餘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