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3/4 頁)
別人的觀念總有用完的一天,等那時自己又該怎麼辦呢?難道還整一出狗血的傷仲永嗎?
想到這裡,戈文對於提高自己的知識、能力越來越迫切了。有時候壓力未嘗又不是動力呢!
而事情並不是到此為止,更加好玩的事情還在後面呢。
這一日《羊城晚報》的出版時間比以往晚了足足半天時間,而這份報紙一出來,就讓無數人目瞪口呆啞口無言。
只見這一期《羊城晚報》的頭版赫然就是轉載自《人民日報》的戈文的那篇文章,而接下來的版面又附上了戈文第一次表在《羊城晚報》的社論文章——《展的中國需要重視個人生命價值》。在這兩篇文章的末尾,《羊城晚報》以編者按的方式,闡述了這兩篇文章是如何的一脈相承、相互照應。
而最最要命的是編者按的最後一句話——這兩篇文章的作者均為我報的特約評論員戈文同志。
彷彿沸火中又倒入了一桶汽油,又好像地震中突然颳起了龍捲風,原本就在熱烈討論《人民日報》上戈文文章的整個知識分子界也被如此湊巧的事情nong得神魂顛倒,有些無語凝咽。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兩篇文章竟然出自一人之手,而且這個作者還這麼年輕!!!
難道不能一次將這兩篇文章一起出來嗎?
這是故意還是湊巧?沒有人知道,不過據新聞媒體界流傳的幾個xiao道訊息說,在看到這一期的《羊城晚報》後,好幾個報紙的總編都摔壞了他們的水杯,這幾個總編中也包括了《光明日報》的總編輯。
一時間關於戈文的討論甚囂塵上,那原本就已按在他身上的“思想界後起之秀的青年思想學者”,此刻也變為“思想界的青年學者”,什麼後起之秀等等一開始將戈文歸入初生牛犢不怕虎、初出茅廬之輩的說法早已被大家拋到九霄雲外。
而對於戈文的身份討論最熱烈的就數大學生這個群體了。
早在《一代人》表之初,戈文就已經名聲初起。此刻更是因為他所寫的這兩篇評論文章都是針對大學生救老農這個和大學生密切相關的事件所寫,迎合了改革開放初期大學生們瘋狂的吸收新鮮經驗、試圖打破過去十多年**的種種叛逆心理,一下子變成了所有大學生的偶像。
想象一下,一個人能寫出《一代人》這樣的詩歌來吐1ù了他們這代人的心聲,接著又寫了兩篇符合他們心意的評論文章,號召所有人都尊重個人生命價值、提倡人xìng的解放,這樣牛bī的人物怎麼能不讓大家敬佩呢?再加上這引起全社會所有知識分子層爭論的兩篇文章竟然是這個人一個人獨自寫出來的,如此有傳奇sè彩的事情怎能不讓大家瘋狂?怎能不讓大家崇拜呢!
偶像啊!
無數大學生盯著手中或者是閱報欄裡的《羊城晚報》頭版,在心中歇斯底里的狂叫道。
(這章寫的我很嗨,希望大家看的也很嗨!)
………【第56章 餘波】………
1983年2月4日,一位美國歌手死了。她叫卡倫·卡彭特,是全球知名的美國流行歌手。這位沒有愛過專業訓練的通俗歌手,以她獨特的醇正音sè影響了世界。她演唱的歌曲《昔日重來》、《世界之巔》已成曠世經典。與全球各國報紙大肆惋惜的時候,中國的報紙僅在角落裡登了一條短短的文化新聞,此時他們關注的是馬克思逝世的1oo週年紀念日。
1983年3月8日,好萊塢演員出身的美國總統里根,公開稱呼蘇聯為“邪惡帝國”。同月,里根總統又推出了著名的“星球大戰計劃”。幾個月後,蘇聯人用su-15戰鬥機的導彈擊落了大韓航空oo7號民用航班作為反擊,機上乘客及機組人員269人全數罹難。在全球新聞媒體好似飢餓的鯊魚一般重新炒起冷戰的新聞時,中國的報紙開始集中報道一個人,稱這個人視“八十年代新雷鋒”是中國的“當代保爾”,這個人的名字叫做張海迪,她是個殘疾人。
1983年的中國已經實施了改革開放的政策,深圳、珠海、汕頭、廈mén已經成為經濟特區。深圳“沙頭角”這樣xiaoxiao的地名,也能一夜間名聞全國。可是中國的傳媒依然和外面的世界沒有接軌,在美國人開始大肆的宣傳TcP/IP協議即將要取代了舊的網路協議,成為網際網路基石的時候,中國人正在討論著個人生命價值觀討論著人道主義與**的差異。
十年動1uan,給一代人造成了深重的心靈創傷。當年的真誠和信仰,幾乎在一夜之間,像雪崩一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