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天鯤集 團(第2/3 頁)
語名字,騙過了很多消費者。
後世的騰雲英文名被香江人戲稱為“十分錢”(ten-cent),那他顧驁的“天鯤”就叫“十硬幣”好了(ten-coin)
又諧音又容易記,看上去也能矇混成外國牌子。
當然英語的利維坦(leviathan)這個詞,還沒被搶注的電子、文化傳媒等大類下的商標,顧驁也要搶注一些。
國內暫時沒有商標法,也沒有馬德里聯合註冊,就找香江朋友搞定。這些都不是顧驁要『操』心的。
“那你為什麼要用鯤這個字呢?”韓婷有些生氣,覺得顧驁的回答根本不在要點上。
“因為我的企業註定要經歷無數次技術革命和產業風向轉變。北冥有鯤,不知幾千裡也,化而為鵬,海運則將徙於南冥。
我要追求的,不僅是在每一個時代像鯤一樣越做越大,吞併無數同行,更要確保自己‘變成大象還能靈活跳舞’,時刻緊跟時代前沿脈搏,實現一次次跨圈超車。而不是因為長得太大、一旦我所在的那片水域乾涸,我就得跟著生存環境一起死。
哪怕遊戲機死了,隨身聽死了,我會在電腦行業繼續奮戰。電腦也死了,我會在未來新的媒體平臺上繼續奮戰。哪怕行業劇變大如北冰洋乾涸,鯤都要化鵬遷徙到南冥繼續吞,吞到地球毀滅它都不死。”
顧驁這番起名的寓意,倒也與後世馬風說的“阿狸巴巴要做一個活過102年的公司”頗有異曲同工之妙,都看清了滄海桑田、商海沉浮的無常,並以此警惕自己。
韓婷聽了,微微一怔,開始是覺得顧驁太過於狂妄。
可想想看認識顧驁這兩年半來的所見所聞,她又覺得這小子真有可能成事。
“沒想到你的野心這麼大……”她徹底被震住了。
……
第二天,馬風跟漢樂電子那個中信派來管財務審計的費總,唇槍舌劍了很久,
馬風咬死了270美元的上限價格不鬆口。
而費總則因為知道遊戲機如今的利潤額度,怎麼都想為國資爭取更多好處,完全不能接受讓外國資本家賺走絕對大頭。
幸好,最後時刻馬風只能按計劃拿出西湖電子廠已經生效的代工合同,壓了費總一頭,表示咱這個價格國內絕對有人做,只不過怕多煩幾家小廠產能不足、出貨週期容易有意外,才額外多加了30塊美金讓漢樂電子加工。
費總看了西湖電子廠的合同,很是恨鐵不成鋼,表示要上書外資委,以後這種生意應該由國家出面、組織統一談判、防止國內企業為了爭奪地方利益而內耗!讓港商佔了便宜!
但這事兒不是他說了能算的,要形成這套共同進退、專項談判的機制,絕不是一年半載能實現的。
甚至可以說,都不是外資委這個部門能實現的。
基本上要等82年、外資委被撤銷、合併進入外貿部,成立“外經貿部”後,這種統一談判才有可能。
所以兩年之內,費總都只能接受現狀,忍耐馬風的訛詐了。
最後,韓婷恰到好處地出面,不著行跡地指責費總差點兒讓廠子丟了訂單,然後說合按270一臺的價格,搞定了合作意向。
“沒想到中信花了這麼多信託債投了這家公司,打頭還是給港商的技術設計方賺走了!”費總很是不甘心,覺得沒有用武之地。
韓婷恰到好處地敲打,給他潑了一盆冷水:“算了吧,你要知道,這點利潤已經比信託債的利息高了五倍不止了。中信肯定是賺的,多賺少賺而已。再說當初信託這個公司,主因也是為了給日商一個參觀的樣板工程,引出後面的300億日元。這2%的小專案能賺多少錢,上面根本不關心!”
費總哀嘆之餘,也只好接受了這個設定。
他默默咬牙:“外貿政策如此,在政策變化之前只能忍了,讓外商賺大頭。老子的政績啊……”
……
搞定了生產端和整個供應鏈後,顧驁終於可以騰出手來應付銷售端。
韓婷被調去漢樂電子,對顧驁的後段佈局影響還是挺大的。
如今漢樂電子在曰本的營銷渠道,除了依賴原本留下的銷售辦事人員,就得靠顧驁在1月份時跟盛田昭夫達成的君子協議、依託索尼的鋪貨渠道。
為此顧驁還不得不讓出15%的折扣,作為給索尼出貨的渠道費。
當然了,漢樂電子原有銷售渠道還是可以用的,不過同樣要一視同仁把銷售折扣給合資公司。與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