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3/4 頁)
蘇烈道:“攝影機在15度的位置,鏡頭用的是長焦距,開的是大光圈,這樣背景虛掉了,人物比較突出。在構圖的時候,演員處在左側的黃金分割線上,在她身後的右側有一盞路燈,這樣加強了畫面的縱深感!”
廖正剛看著謝非,笑著搖頭道:“蘇烈的這組鏡頭很有想法,不過難度實在太大了,我來拍還拍不出蘇烈現在的這個效果!”
謝非見兩個女生驚詫的看著蘇烈和廖正剛,就道:“你們兩個有什麼看法沒有,有的話就說說,別光坐著。”
張蘭苦笑道:“老師,我明白你為什麼叫蘇烈來了!”
謝非奇道:“為什麼?”
張蘭嘆息道:“你是讓他來打擊我們的!”
高蓉點頭道:“對啊,他太專業了,在他面前我覺得我不是大師姐,而是小師妹,信心嚴重受挫啊!”
這話半真半假,不過兩位好歹也是導演系的研究生,不可能肚子裡一定貨沒有,兩人都談起自己的看法來了。
當整部影片分析完畢,謝非看著蘇烈道:“蘇烈,你的鏡頭、用光都很有想象力,這對導演來說太重要了,千萬不要把自己給框死了!要多看西方的名畫,特別是古典時期的作品,他們很注意光源,還有一定要多拉片子,尤其是像《辛德勒的名單》、《末代皇帝》這些傑出的作品!”
蘇烈點頭道:“沒課的時候我基本都在拉片室拉片!”
謝非心中暗暗點頭,這孩子很聰明,但最重要的是他很努力,天賦很重要,但努力同樣不可或缺。田壯壯是78級公認天分最高的,但這一屆成就最高的卻不是他,而是張一謀。要說天分張一謀在78級前三都排不上,他之所以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靠的就是比別人更努力。
“接下來你有什麼打算!”
蘇烈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準備繼續拍短片練手,拍完後送去電影節參賽,為拍長片做準備!”
“能這麼想很好,你的基礎已經相當紮實了,你現在要做的就是多拍,多看,多想。我已經給系裡打了招呼,說你在我這裡聽課,那些理論課就不用去上了。我的課你也沒必要來聽,有空就去拉片室拉片吧!”
理論的東西蘇烈都學過,再去聽確實有點浪費時間,謝非的話讓他一喜:“太好了,謝謝,謝非老師!”
謝非想起一個問題來:“我看你跟張一謀的路子比較接近,對吧?”
“對,我和張導都是黑澤明的粉絲,都注重色彩,講究構圖,當然我現在的水平距離張導還差一大截呢!”
“我建議你去拉片室看看張一謀的《小院》、《紅象》、《一個和八個》三部片子,好好體會一下,當你想明白這三部片子的差異,對你的電影之路大有好處。”
張一謀的片子蘇烈都看過,《一個和八個》他知道,但《小院》、《紅象》卻從來沒聽說過,就問:“《小院》和《紅象》怎麼沒聽說過?”
謝非笑解釋道:“《小院》是張一謀大三的作業、《紅象》是大四的作品!”
張一謀大三大四的作業,這東西除了北電其他地方還真看不到,蘇烈頓時來了興趣。
(感謝洛蘭清兮打賞!求收藏,求推薦!)
第五十八章 電影之魂
吃過早飯,蘇烈來到了主教學樓五樓的影視中心。影視中心是電影學院電影儲藏的心臟,有非常大的影片倉庫,影片型別豐富,數量龐大。在其中能找到紅極一時的商業電影,也能找到備受推崇的大師作品,甚至一些碟片市場已經銷聲匿跡的古舊影片。
蘇烈準備找謝非說的那三部片子來看看,順便做下拉片,畢竟是張一謀的作品,值得一拉。
所謂拉片其實就是一格一格地看電影,把每個鏡頭的內容、場面排程、運鏡方式、景別、剪輯、聲音、畫面、機位等都紀錄下來,最後進行總結。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看電影亦然,拉片就是抽絲剝繭地讀電影,這是導演系學生學習電影最重要的一種方法。
蘇烈來到影片查詢室查到了影片的編號,然後來到影視中心的服務前臺出示學生證件,付了錢,就那著三部片子進入拉片室準備看片。
拉片室的內部被分割成小格,如同寫字樓的工作間。每格都獨立地擁有一臺小型的電視機和影片放映裝備,而且配有耳機。
蘇烈首先看的是《小院》,張一謀大三時拍的作業。
《小院》是一部黑白短片,主要寫一個大院裡4戶人家的生活,各家身份不同,生活狀態不同,相互之間的影響。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