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燈下隋朝 > 誅滅劉武周(3)

誅滅劉武周(3)(第2/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

不斷地消滅宋金剛外圍的勢力,進一步地孤立宋金剛。派左行軍總管劉弘基,行軍側總管張論率兵進逼西河,切斷宋金剛的糧道。武德三年(六二零年)正月,唐將秦武通進攻蒲坂,守將王行本戰敗而降。宋金剛失去了一支巨大的呼應力量,從此孤掌難鳴。

為解救宋金剛,劉武周多次派兵攻打潞州、浩州,意圖能收到圍魏救趙之效,但均以失敗告終。對宋金剛而言,更為可怕的是,他的後勤補給線被切斷了。其護衛糧道的大將黃子英被唐驃騎大將軍張德政襲殺,補給線上的重鎮張難堡也被被唐軍佔領。這樣,宋金剛的大軍連一粒糧食也得不到了,堅守也就失去了依據。李世民的拖延戰術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形勢變得對唐軍十分有利。

四月十四日,吃不上飯的宋金剛被迫率軍北撤。李世民見時機已經成熟,於是立即下令全線出擊,至呂州全殲尋相所部。然後馬不停蹄,乘勝再追。一晝夜跑了二百多里,連續作戰數十次。如此高強度的征戰,讓士卒們飢餓疲勞到了極點。

部隊到達高壁嶺(今山西靈石西南),劉弘基實在忍不住了,他拉住李世民的馬轡進諫道:“大王打敗敵人,追擊至此,已經建立赫赫功勳。現在仍然一味攻擊,深入腹地,你不愛惜自己嗎?況且現在戰士們飢餓難耐,疲憊不堪,應該在此休息,等候糧草的到來,然後再繼續前進,也未為遲也。”

但李世民認為,現在是殲擊敵人的最好時機,機不可失。於是下令繼續前進,率領諸軍鼓起餘勇,星夜兼程,終於在雀鼠谷(今山西介休西南)追上宋軍主力。然後立即發起攻擊,一天中八戰皆捷,俘斬敵數萬人。至此,李世民和眾將士已經兩天沒吃飯了,三天沒解甲了。宋金剛率餘部兩萬人退守介休,穩住陣腳,出西門,背城列陣。李世民令總管徐世勣、程知節、秦叔寶攻其北端,翟長孫、秦武周攻其南端,形成夾擊之勢。

戰事一開,唐軍為迷惑敵人,首先主動後撤,待宋金剛發起正面進攻時,李世民又率精騎出其陣後攻擊。宋金剛腹背受敵,顧頭不顧尾,一時亂作一團,四散奔逃。其部將尉遲敬德、尋相、張萬歲等人收集殘兵敗將,獻介休、永安兩城降唐。劉武周見大勢已去,遂放棄晉陽,與宋金剛一起逃奔突厥,不久亦為突厥所殺。李世民乘勢收復幷州。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競起。不甘寂寞的劉武周屬於較早起兵的一個,也算是一方梟雄。他早期的策略也是沒有問題的:依附突厥,圖謀帝業,進而“率軍南向以爭天下”。他佔據了有充足食糧和庫絹的晉陽,攻陷河東大部地區,威逼關中。雖然聲勢浩大,但沒有取得最後的成功。我們前面分析了,他在政治上並不成熟,缺少戰略眼光。軍紀混亂,“軍無蓄積,以虜掠為資”,嚴重擾民害民,因而失去了地方豪強和廣大民眾的支援,沒有建立起穩固的後方。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他要奪取天下的起步階段,就受到了來自李唐政權的強有力的挑戰,他沒有足夠的能力,也沒有足夠多的人才與李淵父子抗衡。所有這一切結合在一起,就決定了他必然敗亡的結局。

劉武周沒有實現去中原逐鹿的夢想,他死在了出發的路上。

-----歷史原來可以這樣讀♂絲♂路♂文♂學♂網*♂.su♂ns♂il♂u.c♂om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崩鐵:從格拉默開始的炎龍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