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慕錢滬劇團在天蟾舞臺演繹陶行知(第4/7 頁)
下積極投身救亡運動。1945年當選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
1946年7月25日上午,陶行知因長期勞累過度,不幸於上海逝世,享年55歲。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先生此言,闡明實踐與知識之密切關係。
陶行知先生的經典語錄
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陶行知先生此言,強調教師之好學精神。
教師必須具有健康的體魄,農人的身手,科學的頭腦,藝術的興味,改革社會的精神。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陶行知先生此言,拓寬教育之時空界限。
教育是農業,不是工業。陶行知先生此言,強調教育之自然生長與個體差異。
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陶行知先生此言,強調教育之自主學習。
要用四通八達的教育,來創造一個四通八達的社會。陶行知先生此言,展現教育之社會使命。
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先生此言,倡導教育之自由精神。
陶行知先生雲: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此言揭示教師之崇高奉獻。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裡發出來,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陶行知
1891年10月18日,出生於安徽歙縣西鄉黃潭源村一個貧寒的教師之家。籍貫安徽歙縣,祖籍浙江紹興。新安陶氏族譜現存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族譜的封面上明確記載了新安陶氏祖先於明朝正德五年(1510年)由紹興府會稽縣來徽州,舉家定居歙縣城西古溪村。
《新安陶氏族譜》封面的原文如下:大明正德五年,浙江紹興府會稽縣陶家堰分支遷居江南徽歙之西,曰古溪,後移下黃潭源。故確定陶氏先祖為500多年前由浙江紹興遷居徽州。
青年陶行知1897年,曾在鄰居家廳堂玩耍,看見廳堂牆上掛著對聯,坐在地上臨摹起來,被鄰村方庶鹹秀才看見,免費為其開蒙。後入家鄉蒙童館吳爾寬處就讀。
1905年,進入歙縣基督教內地會所辦的崇一學堂,他在宿舍牆上,揮筆寫下了“我是一箇中國人,應該為中國做出一些貢獻來”的豪言壯語,抒發他滿腔的愛國熱情並激勵自己為祖國早日走向現代化而發奮學習。
1908年,17歲時他考入了杭州廣濟醫學堂。想透過學醫來解除廣大勞動人民的病痛,實現自己報效祖國的志向。但是,因這所教會學校歧視非入教的學生,他不願意自己思想受外國人的隨意擺佈,入學僅三天,他即憤而退學。
1909年,考入南京匯文書院,次年轉入金陵大學文科,讀大學期間,受辛亥革命影響,在校積極參加愛國活動,主編《金陵光》學報中文版,宣傳民族、民主革命思想。在《金陵光出版之宣言》一文中,他號召全校同學,努力學習和工作,發出自己的光和熱,報效祖國,“使中華放大光明於世界”。辛亥革命爆發時,他曾回鄉投身革命運動。
1914年,他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畢業。畢業後他赴美留學。他先是在伊利諾大學學市政,半年後便毅然轉學哥倫比亞大學,師從杜威、孟祿、克伯屈等美國教育家研究教育。
1917年秋回國,先後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東南大學教授、教務主任等職。開始他富於創意而又充滿艱辛的教育生涯。
研究西方教育思想並結合中國國情,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等教育理論。他特別重視農村的教育,認為在3億多農民中普及教育至關重要。
1917年年底,與蔡元培等發起成立中華教育改進社,主張反對帝國主義文化侵略,收教育權利,推動教育改進。
1923年與晏陽初等人發起成立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總會,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就在於相信和解放孩子。
教育本身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工作,思想和思想的工作,靈魂與靈魂的工作。它需要的情感的相互聯結,需要心靈的共鳴。正如雅斯貝樂斯所說的那樣,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而靈魂喚醒的前提是雙方的接納,接納的前提是相互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