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慕錢滬劇團在璇宮劇場第十三次巡演最後一場牡丹亭(第5/7 頁)
水年華,也即感嘆虛度年華。
但這裡作為上下句的“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屬對仗句,“流年”二字與“美眷”相對,不能釋為似水般流逝的年華,應解作年紀、年歲。至於“水”字,似屬口語。
《驚夢》中名曲甚多,一向膾炙人口的《步步嬌》和《皂羅袍》兩支曲子或也可斟酌探討,引文如下:
《步步嬌》嫋晴絲吹來閒庭院,搖漾春如線。停半晌整花鈿。沒揣菱花,偷人半面。拖逗的彩雲偏。
步香閨怎便把全身現!《皂羅袍》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雲霞翠軒。
“花鈿”,女子鬢髮兩旁的裝飾物,“菱花”,指菱花鏡,古人用銅鏡照容。“沒揣”,料想不到。分明是照鏡整容,卻說鏡子偷看她,且是偷看了她的半邊臉。
“迤逗”,意為牽惹,此句引申作解,意為害得我把髮捲也照歪了。“彩雲”,指發。末句意為我步出閨房,再照一下鏡子,這可是我的全身了。
下句“斷井頹垣”非寫實,意為如斯美景,到頭來也免不了衰敗零落,表演人物心境。
有人實解為主人公見到盛開的花,卻長在衰敗的院落中而生惆悵,恐未妥善。劇中《閨塾》出明寫丫頭春香說後花園名花異草,山石曲水,亭臺鞦韆,委實華麗。
《拾畫》出明寫杜麗娘死後,後園才荒草成窠,斷垣狼藉。《魂遊》岀也寫杜麗娘鬼魂嘆息園景“都荒廢盡”,“傷感煞斷垣荒逕”。
以“奼紫嫣紅”實景對照“斷井頹垣”心境。如果二者都屬實景,韻味也就差多了。
無論是那些朝看飛雲,暮見山雨的華美樓閣,淹沒在雲霞中的高軒長廊,還有那雨絲風片中的煙波畫船,我這深閨中人一向辜負了它們,把它們忽視等閒。
“賤”字讀去聲,通淺。看得淺,猶忽視,引申為辜負。這些話語,也就引出《隔尾》曲中“便賞遍了十二亭臺是枉然”的傷感之文。
上述《驚夢》出的幾支曲子意象靈動,前人謂之“驚心動魄”,也不妨說是極度刻畫之筆。
在近代劇壇上流行的《牡丹亭》散出,如《尋夢》,《鬧殤》和《拾畫》等,都有巧腸彩筆之曲。
如《尋夢》出的《懶畫眉》:最撩人春色是今年。少甚麼低就高來粉畫垣,原來春心無處不飛懸。睡荼蘼抓住裙釵線,恰便是花似人心好處牽。
首句引出的效果是發問,實是問句,韶光春色年年有,緣何今年最撩人?二、三句間有跳躍,在句式上,錯落的垣牆與飛懸的春心相併,在達意上,實是說重重園牆,難關春心。所鑄意象雖從前人詩句化出,卻也是重度刻畫之筆。
《鬧殤》出的《尾聲》是杜麗娘形象的臨終曲,它也有襲用前人詩句卻又異於原意的現象,今錄曲文如下:怕樹頭樹尾不到的五更風,和俺小墳邊立斷腸碑一統。
怎能夠月落重生燈再紅!注家曾引王建的一首《宮詞》詮釋此曲首句,王詩云:“樹頭樹底覓殘紅,一片西飛一片東。自是桃花貪結子,錯教人恨五更風。”
但如果按照詩意,釋為生怕滿樹花朵不待五更風的吹折而落盡,恐難符曲意。聯絡本出前文,這裡的“樹”指梅樹,杜麗娘對其母說:“這後園中一株梅樹,兒心所愛,但葬我梅樹之下可矣。”
所以這“怕樹頭樹尾不到的五更風”云云,意為不待天明,她即將逝去,緊接下句“和俺小墳邊”云云,意謂為我築一小墳,立一碑石即可。
冷冷五更風,寂寂斷腸碑,極度痛苦之言,也屬極度刻畫之筆。但作者在這《尾聲》曲的末尾卻宕開轉意,出現翻騰筆法,“怎能夠月落重生燈再紅”,從杜麗娘的性格出發,寫她期望重生。
杜麗娘死於風雨交加的中秋之夜,“奴命不中孤月照,殘生今夜雨中休。”這《鬧殤》出原多催人淚下的關目,但杜麗娘臨終曲的最後一句“月落重生燈再紅”,卻使氛圍陡變。
當今的改編演出保留了這《尾聲》曲,當臺上滬劇演員唱曲終了,臺下觀眾也由屏息而拍掌了。
今引錄曲文如下:則下得望鄉臺如夢俏魂靈,夜熒熒,墓門人靜。原來是賺花陰小犬吠春星。冷冥冥,梨花春影……傷感煞斷垣荒逕。
望中何處也鬼燈青。《魂遊》是全劇的第二十七出,在這以前的第二十三出《冥判》中,判官囑咐花神引領杜麗娘之魂上登望鄉臺,“隨意觀玩”,杜魂登臺遙望身處揚州的父母,卻不能前往,花神囑咐她“回後花園去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