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其他小說 > 妙法蓮華經 > 第120章 第120集《妙法蓮華經》

第120章 第120集《妙法蓮華經》(第4/6 頁)

目錄
最新其他小說小說: 變女生後青梅不想當閨蜜和閨蜜一起攻略男人,拯救世界葉羅麗:顏公主白馬寺八零小寡婦孕肚迴歸後,禁慾顧少心慌了快穿:白月光她瘋了吧冰封末日:我囤億萬物資嬌養兵王妖魔城市四合院:我老婆馮寶寶葉風版修仙傳豪門全員讀心?缺德後媽創哭他們飛過阿勒泰花妖小桂奈何君上非我不嫁穿成甜文男主親媽,女配她逆襲了小少爺又被釣了終極:絕世武尊主母操勞而死,換親後寵夫擺爛了操勞主母慘死,重生歸來滅了侯府星辰未央時

僧坊跟堂閣(僧坊是居住的,堂閣是說法跟坐禪的),它的數目有多少呢?有若干百千萬億這麼多。這個寺廟你還不是蓋一處,是蓋百千萬億這麼多的數目。那麼這個數目,你蓋完以後,“以此現前,供養於我及比丘僧”,你親自在佛陀面前跟諸比丘面前,把那個百千萬億的寺廟供養我跟比丘僧。

是故我說,在如來滅後,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法,若自書,若教人書,供養經卷,你這個人就“不須復起塔寺,及造僧坊,供養眾僧”。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說,為什麼你今天的說法能夠等同蓋這麼大的寺廟呢?因為,法施功德,供養中最,你法施就是修最大的供養。這個是這樣,就是說,你修財施,他肚子餓你給他一碗飯,他生病了你帶他去看醫生,這也是供養,這是財供養,但是你沒辦法改變他內心的本質,因為他的內心當中是一種惑業苦的相續。他為什麼有痛苦呢?他是因為有業障。他為什麼有業障呢?因為他有煩惱。所以,我們給他財施,能夠解決他一時的痛苦,就像一個人痛苦了你給他吃個止痛藥一樣。但是法施不一樣,你弘護正法,開啟他心中的智慧。

諸位!這個說法不是指三乘的說法,是特別指《法華經》的說法。你聽懂以後,你回去跟你的同參道友,把核心的思想告訴他。你說,欸,你知道嗎?佛陀是萬德莊嚴,我們是業障凡夫,但是沒關係,我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我們的一念心性是平等的。佛陀有清淨,我們也有清淨,佛陀具足,我也具足,只是佛陀把它開顯出來,我沒開顯出來。所以我們現在要努力經營我們的內心,這就是妙法。那你把這個道理講給他聽以後,好了,他的心本來都向外攀緣的(我們一般人都是經營人生,向外攀緣),他突然間迴光返照:哦,原來我內心世界這麼美妙!那麼他一念的迴光返照,他的生命從此改變,這個叫真如內燻。

諸位!理觀的善根是不會退轉的,他修一分,這個善根就種下去了。他這個人不管到天上,到三惡道,你跟他說法的那一分善根,它永遠存在,它不會退失的。本具的東西怎麼會退失呢?它又不是因緣所生法。

也就是說,你今天說法,你對他就是一個無上的供養,因為你徹底地改變他生命的整個方向。他本來是一個向外的攀緣的心,結果他一念的迴光返照,而這麼一個迴光返照以後他就會有第二次的迴光返照,他就有可能遇到三寶,他就有可能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所以這個法供養是不可思議的,因為他啟動了真如內燻,啟動了人生的第一次的清淨的迴圈。

辛三、加兼行六度

我們看辛三的“加兼行六度”。

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其德最勝,無量無邊。譬如虛空,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量無邊。是人功德,亦復如是,無量無邊,疾至一切種智。

這個地方講第四品,兼行六度。

“況復有人”,他不但是隨喜、讀誦、說法,他一方面受持經典、修學理觀作正行,他還能夠兼行。兼行就是說它是一個助行,他大部分的時間還是繼續修他的隨喜、讀誦、說法的理觀,但是他抽出一小部分的時間,兼修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那麼,這個人所得的功德最為殊勝了,無量無邊了。

比方說廣大的虛空,它有“東西南北、四維上下”。虛空有兩個特色:它沒有限量,因為它清淨無相,所以它沒有限量;第二個,它廣大無邊,它沒有障礙。用虛空是譬喻什麼呢?我們看合法。就譬喻這個兼行六度的人,“是人功德,亦復如是,無量無邊,疾至一切種智”。

諸位!到了第四品,佛陀允許我們兼行六度,因為他理觀某種程度已經是堅固不退了,所以他涉事的時候,蕅益大師講,涉事不妨正行,而且是以事助理。它不但不影響他的理觀,還幫助他的理觀,那麼這個人就可以兼行六度了。因為他修佈施,他不會執著福報相,他知道是透過佈施啟動我內心的佈施的善根,透過持戒成就我持戒的善根。他是能夠法法消歸心性,他不會落入因緣福報的執著,所以這個人可以兼行六度了。

辛四、加正行六度

我們看辛四,加正行六度。

若人讀誦受持是經,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復能起塔及造僧坊,供養讚歎聲聞眾僧,亦以百千萬億讚歎之法,讚歎菩薩功德,又為他人種種因緣隨義解說此法華經;復能清淨持戒,與柔和者而共同止,忍辱無瞋,志念堅固,常貴坐禪,得諸深定,精進勇猛,攝諸善法,利根智慧,善答問難。

前面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北總別虐了,夫人已經死了三國之劉備軍師崩壞:世界蛇團建的我在長空被拐青春何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