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第118集《妙法蓮華經》(第5/7 頁)
,表示這種事修能夠破除障礙。
天鼓虛空中 自然出妙聲
前面的理觀跟事修是約自行,這以下約化他。法音宣流,破除眾生的愚痴。
天衣千萬種 旋轉而來下
天衣表示慈悲善巧,瓔珞表示戒、定、慧、陀羅尼四種功德,就從虛空降下來。
到此為止都是因地,所有的花、沉香、天鼓跟瓔珞都是趨向於大地,目的都是開顯自性的功德。就是因地的時候是萬行迴歸一心。
這以下講果地,從一心而緣生萬行。
眾寶妙香爐 燒無價之香
自然悉周遍 供養諸世尊
那麼果地的時候,就是從沉香,大地裡面的沉香,開始周遍到虛空去了,從真如又回到因緣所生法了,就是福慧的功德周遍法界了。
其大菩薩眾 執七寶幡蓋
高妙萬億種 次第至梵天
一一諸佛前 寶幢懸勝幡
亦以千萬偈 歌詠諸如來
前面的燒香是福慧的功德,這以下寶蓋表示菩提的願力。他不但是福慧功德增上,菩提願力也是增上,一直到大梵天。與此同時,在諸佛前,在空中有菩薩就執持寶蓋跟勝幡(寶蓋是立體的,幡是平面的),而且以千萬種偈頌來讚歎諸佛的法身的功德。這個是果地的功德。
我們看總結。
如是種種事 昔所未曾有
聞佛壽無量 一切皆歡喜
佛名聞十方 廣饒益眾生
一切具善根 以助無上心
如是種種因位跟果位的這種莊嚴事相,“昔所未曾有”,在其他的經論所沒有的。菩薩聽聞佛壽無量,內心皆大歡喜,因為能夠加強自己的信解觀照,加強自己的理觀而增道損生。“佛名聞十方,廣饒益眾生”,法身的功德,它就能夠出現佛陀的名號;聽聞名號,就能夠使令一切具足大乘善根的菩薩來助發他的菩提心。
法身菩薩成立以後,有一個很重要的狀態,就是你就有一個名號了,而你這個名號就有意義了。如果你是法身之前,你叫什麼名號意義就不大,就是一個名號而已。但是你成就法身以後,你的身相、你的名號,那叫做名以召德,這個名號就有意義了。你對這個名號去稱名、讚歎,你就能夠去幫助你的無上心了。因為法身沒有形相,沒有形相我們就沒辦法接觸,所以,佛陀的法身跟我們眾生的心,他必須要構建一個橋樑。而這個橋樑是怎麼樣?我們的六根能夠接觸的。
因為我們凡夫靠六根在活動,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而色聲香味觸法裡面,音聲是最容易掌控的,就是至簡易、至穩當。所以,當一個菩薩成就法身以後,他的名號就不是名號,叫做什麼?對,叫名號功德力了。那這個稱名就有力量了。所以,佛陀成就法身以後,他同時用名號來攝受眾生,這個就是名以召德。
丙三、流通段 分三:丁一、明初品因功德以勸流通;丁二、明初品果功德以勸流通;丁三、引信毀福罪證以勸流通
我們看丙三的“流通段”。
到前面這裡都是本門的正宗分,就開顯法身菩薩、相似位菩薩的功德;這以下講到因位的修學,流通段。流通段就是法會結束以後,有些人沒有參加法會,但是那些參加法會的菩薩下去以後輾轉相傳。弟子們輾轉聽聞以後,他就有兩種的修學方法,有四信跟五品兩種修學方法,成就因位的功德。
丁一、明初品因功德以勸流通 分二:戊一、現在四信;戊二、滅後五品
這以下講“明初品因功德以勸流通”,這個初品指的是五品裡面的隨喜品,從隨喜當中的因位修學所成就的功德,因功德。因功德當中有兩個差別:第一個,佛世。如果你還是生長在佛世,雖然你沒有親臨法華會上,但是你是利根人,你可以修四信。那如果你是佛滅後,就是比較鈍根了,那隻能修五品。我們解釋一下。
初心修學法身有兩條路,一個是從信解下手。從信解下手的特點就是這個人理觀強,他不需要太多事修,那是指佛世利根。滅後的鈍根呢?那必須要有事修,就是五品。他必須怎麼樣?從隨喜,到讀誦,到說法,到兼行六度,到正修六度。就有這麼一個差別,這理觀的強弱。
戊一、現在四信 分四:己一、一念信解;己二、解其言趣;己三、聞持供養;己四、深信觀成
己一、一念信解 分二:庚一、長行;庚二、重頌
四信當中我們看第一個,一念信解。
庚一、長行 分三:辛一、出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