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第28集《妙法蓮華經》(第6/7 頁)
修善”變成“我一定要修善”!他有一種誓願力。
這個誓願力再加上行動力。好了,種子起現行,現行燻種子,輾轉相續,能靜妄源,他的有所得的煩惱就輕薄了。他雖然一開始認為只是在持戒,但是時間長了以後,他的心慢慢地改變了。他從有所得心,慢慢知道其實持戒只是借相修心,透過持戒的法來開顯我內在清淨的功德,所以“皆已成佛道”。
就是,你即使不知道,它也是往這個方向走。這個是佛陀高明的地方,他能夠設定一個法……就是說,你本來是肚子痛,佛陀就有本事,讓你這個藥吃了以後,把你的肚子痛治好了,乃至於所有的病都治好了,還身體健康!你說,欸,我一開始是肚子痛。是的,你一開始向佛陀求的時候,只是想要求六度,但是佛陀的法門絕對不是隻給你六度而已,他是“皆已成佛道”。佛陀的法是“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佛陀這是講過去的實際例子。
卯二、約悲戀心
諸佛滅度已 若人善軟心
如是諸眾生 皆已成佛道
我們看看過去佛滅度以後,這些弟子們的悲傷、仰慕,這些人也得到很大的加持。說在諸佛滅度之後,“若人善軟心”,對這個佛陀有一種悲傷、仰慕之心。就是這一念心,“如是諸眾生,皆已成佛道。”就是這麼一點的善念,都能夠讓它慢慢地迴歸真如。
蕅益大師強調,因為這個地方他不是隻有善根。諸位!其實他這個善根很淺薄。相對六度來說,六度他還有佈施、持戒,有某種程度的實際的行動。而這些人只是一念的悲戀心,所以善根力其實是薄弱的,資糧力也是薄弱。但是你知道為什麼“如是諸眾生,皆已成佛道”嗎?因為他跟佛陀結緣,關鍵在這裡。跟佛陀結緣以後,他是有因緣力,他生生世世就能夠遇到有佛的教化,他就會慢慢進步。所以,時至今日,就算他剛開始只是佛陀滅度以後一念的善軟心、悲戀心,但是現在“皆已成佛道”。
卯三、約供舍利
諸佛滅度已 供養舍利者
起萬億種塔 金銀及玻璃
硨磲與瑪瑙 玫瑰琉璃珠
清淨廣嚴飾 莊校於諸塔
或有起石廟 栴檀及沉水
木櫁並餘材 磚瓦泥土等
若於曠野中 積土成佛廟
乃至童子戲 聚沙為佛塔
如是諸人等 皆已成佛道
我們看經文,釋迦牟尼佛又講到另外一件事。說過去在諸佛滅度以後,有人發心供養舍利子。這個可能多分都是居士,因為出家眾就是結集經典,在家居士就是供養舍利子。怎麼供養法呢?“起萬億種塔”,很多很多的塔。這當中可能有金銀玻璃,這個玻璃就是透明的水晶;或者是硨磲,就是青白色的貝殼;瑪瑙,就是紅色的化石;或者玫瑰,就是紅色的寶石;或者琉璃珠,就是青色的寶珠。以這種七寶的莊嚴來“清淨廣嚴飾”,排列莊嚴這種種的塔廟。這個就是條件比較好的了,這個人可能是國王、大富長者,用七寶蓋的塔廟來供養舍利子。
如果條件差一點,“或有起石廟”,就是可能在農村,看到佛陀有這個舍利子,用石頭、泥土蓋成的廟。或者用栴檀木,或者沉水木,或者木櫁。木櫁就是一種香木,有香氣的木。餘材,或者其他的檜木、杉柏等等,乃至於磚瓦泥土等等。這可能是一般的老百姓,就是用這種石頭等等起廟供養。
第三者,“若於曠野中,積土成佛廟。”更差的環境下,他只是把泥土堆起來。
再下,乃至於童子的遊戲,小孩子在地上玩,就是“聚沙為佛塔”,就把它當做佛塔一樣來禮拜。那麼這些人在這麼一個小因緣當中,“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
這個就是佛陀有宿命通來回憶過去的事。
當然,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你說供養佛陀的舍利子,跟佛陀結緣,那也是可以理解。那“聚沙為佛塔”,它裡面是沒有舍利子的,小孩子在玩,把它當做佛塔。就是它本身不是佛塔,你把它當做佛塔,為什麼這樣子也可以成佛?
古德回答說,童子游戲,聚沙為塔,何得成佛?這個地方有兩層意思:第一個,習因;第二個,報因。
這個習就是習慣的習。從善根的角度,雖然這個泥土堆的塔裡面沒有舍利子,但是他心存恭敬,這就是一念的信心,就是一念的善根。他栽培一個善根,他發自內心的恭敬,對佛陀的恭敬,不管他用什麼方式。
第二個,他的因緣力。他的所緣境是佛陀,這個很重要。你要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