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第104集《妙法蓮華經》(第3/6 頁)
就是清淨,就是要遠離染汙,親近善知識,所以身業在遠離過失這一塊是不平等的。但是在修善法的時候,你在佈施的時候,持戒的時候,那是平等的。你佈施,本來說法也是一種佈施,法佈施嘛。
所以我們要知道什麼情況是有差別相,什麼情況是平等,你分寸要拿捏得很好。就是,凡是修善這一塊,儘量平等,但是斷惡的時候你要選擇。有些人你是不能靠近的,你碰不得,這個惡因緣你承受不起的。所以它有時候是強調差別相,有時候強調平等性,你這個分寸要拿捏得好。
壬二、頌行成
第三法如是 智者應守護
一心安樂行 無量眾所敬
這段總結。我們透過前面的遠離惱害,然後平等慈悲,這種第三安樂行,“智者應守護”。一個有智慧的人,你先不要管外境怎麼樣,你好好守護你的意業,能夠遠離惱害、慈悲平等。你能夠如此安住你的意安樂行,你未來的果報,為無量眾生所恭敬。你內心平等地包容一切,你未來的果報,每一個人看到你都起大歡喜,每一個人。因為你內心平等,所以你招感來的別人也是平等地對你恭敬包容。這個是頌行成。
庚四、誓願安樂行 分二:辛一、長行;辛二、重頌
辛一、長行 分二:壬一、明行法;壬二、嘆經法
“長行”當中又分兩段。先看行法,再看行成。
壬一、明行法 分二:癸一、釋行法;壬二、結行成
那麼,因地的行法也分兩段。
癸一、釋行法
我們先看止行。
又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有持是法華經者,於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應作是念:如是之人,則為大失。如來方便,隨宜說法,不聞、不知、不覺、不問、不信、不解,其人雖不問、不信、不解是經,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隨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
前面的身口意三業的安樂行,都有止跟觀,有調伏煩惱,有成就善法。但是誓願安樂行沒有止跟觀的差別了,就只有一個法門。這個法門又有兩個次第,什麼叫誓願安樂行呢?第一個發菩提心,第二個立菩提願。
我們解釋這兩個差別。菩提心是個總相,就是說你今天受了菩薩戒以後先有一個心態:我希望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這個就是菩提心,這是一個總相。至於你要怎麼去做,你要怎麼去實踐你的理想,那就是菩提願了。這個菩提願是別相,就是你實踐的一個方向。
所以我們先講菩提心。這菩提心怎麼發呢?
“於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這個地方有兩個所緣境:
第一個,是在家出家人中。這個地方的在家出家是三乘的修行者,修聲聞、緣覺、菩薩的三乘的行者。對三乘的行者,你希望能夠給他怎麼樣?與樂。你希望能夠方便地引導他,使令他功德增上。這第一個,他已經在修行了,你希望能夠使令他增上。
第二個,非菩薩。這個非菩薩指的是生死凡夫,他也不是聲聞,也不是緣覺,也不是菩薩,他就喜歡追求人天快樂。對這個生死凡夫,你要怎麼辦呢?生大悲想,希望能夠拔除他的痛苦,起碼不要讓他墮入三惡道。你的標準就是起碼不要讓他墮入三惡道。
所以,我們對三乘的行者起與樂之心,對生死凡夫起拔苦之心,這叫做發菩提心。就是希望這一切眾生離苦跟得樂。
那怎麼做呢?他的實踐的方向是什麼呢?就是菩提願了。
你應該作如此的念想:“如是之人(前面的菩薩跟生死凡夫),則為大失。”他們今生失去廣大的利益。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如來善巧方便,隨宜說法,有時候為實施權,有時候開權顯實,這個權實之間的調配是佛陀為根機不同而宣說的,而生死凡夫——先說生死凡夫——生死凡夫對這個權法卻“不聞、不知、不覺”。
生死凡夫他很簡單,他就是修一個善法。然後呢?然後來生他馬上要享受這個善法。他說你不要跟我講出世的法門,你也不要跟我講往生,我這個善法就馬上要兌現在人世間。他沒有出離心,這種人就很可惜了,則為大失。因為你不明白生死的過失,你就不知道這個人天果報“以有煩惱故,有諸罪業故,有老病死故,非實安樂住”。你享受這個人間的快樂,你要想想你的第三生,第三生要墮落的。所以,這個生死凡夫的可惜,可惜在哪裡呢?對於出世間的三乘道法“不聞、不知、不覺”。不聞就是沒有聞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