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籌糧秣君臣議興屯 攏人才翰林建八館(1)(第1/1 頁)
貴州守將顧成奏曰:
竊以為,雲南、兩廣遠在邊陲,蠻夷間嘗竊發壁,猶蜂蠆之毒,然不足慮。東南海強 雖倭寇時復出沒,然止一時剽掠,但令沿海濱衛嚴加提防亦足。所慮惟北虜遺孽,其眾強 悍,其心狡黠,睢盱偵伺,侵擾邊疆,經國遠謀,當為深慮。竊謂及其未動之時,宜先遣 人賞賚招諭,以窺其動靜。預敕緣邊軍衛暨邊境關隘,高城垣,深壕塹,屯田儲積,操兵 養馬,以備不虞。我既預為之防,虜亦何能為患?若其留家漠北,輕兵入寇,必持狐疑, 不敢深入;縱其輕入,官軍據險設伏以待之,彼其不展,應撥發伏,擒殺必多。如此數年, 虜當遠遁,甚何敢復寇中國哉!
朱能年輕輕病逝,皇后又染痾在床,多日來永樂一直怏怏不快,徐後悄悄囑託後宮嬪 妃百般相勸,小心翼翼,才有了喜色,但看著各處奏疏如雪片般飛來,仍毫無興致,非關 百姓生計、軍國大政的依然放在一旁,及見了老將軍顧成的奏章,眼前才為之一亮,御批道:“卿事皇考,從朕於艱難之際,忠而自信,勇而善謀,協成巨濟,勞績居多。爰命往 鎮貴州,高年乃心不忘朝廷,遣人齎千錠,文綺四匹賜卿。”
寫罷,對等在殿外的諸臣說了聲:“進來吧!” 蹇義、夏原吉、金忠、胡廣、楊榮、金幼孜等這才魚貫而入,行過禮,在便殿御座前侍立。 “老將軍顧成給朕上了一份奏摺,朕反覆看了幾遍,頗有所悟,與朕今日欲與眾卿所議十分貼合。”似乎是轉瞬之間,永樂已變得意氣風發。 人就是這麼怪,在黑暗中行走久了,不見盡頭,心中焦躁之時,前面一束光亮,儘管照不見眼前,也有了希望,有了奔頭,心境也就大不一樣了。 “我大明之勁敵何在?是倭寇還是西南蠻夷?抑或是驟起的烏合之眾?都不是,恰恰是貌似遙遠卻倏來倏往的北虜遺孽。朕一點都不想開兵見仗,所以,瓦剌也好,韃靼也罷, 一律遣使通好,圖的是相安無事,百姓安居。卿等也清楚,百姓樂業了嗎?沒有。瓦剌、 韃靼相互間仇殺不斷,又不時尋釁塞下,擾我邊鎮,擄我黎民。先帝之功業昭彰日月,將 士們血裡火裡拼殺,驅虜遠遁;朕承繼大統,縱不能使這江山增色多少,至少也不使百姓累遭敵虜蹂躪才是啊!”
永樂說著,走下御座,在殿裡踱步,把摺子傳給蹇義,繼續道,“顧成的奏摺,使朕 的心智更清晰了。往前說,氣勢洶洶要伐我大明為殘元復仇的撒馬爾罕,因可汗帖木兒之 死一夜間土崩瓦解;往近裡說,張輔一路南下,勢如破竹,交趾平定指日可待;仰望西北, 心獨不暢,韃靼、瓦剌叛服不常,不時尋釁,擄掠百姓。是可忍,孰不可忍!朕雖不願輕 啟兵端,天威震怒之時,必欲根絕危我大明社稷之亂源也未可知,傾力為後世子孫造一方 太平沃土。戶、兵兩部要弄清底數,在開平、大同、宣府、東勝、遼東等邊鎮備足糧草, 務使邊餉充裕,大軍出塞運用自如,連陳瑄也不用常年忙忙碌碌地往北京、遼東運送祿米 了。”
眾人有點迷惑,陳瑄不運,邊鎮又何以自足?只有金忠、夏原吉明白了皇上的心思, 見他已從朱能的病逝中緩過神來,心下歡喜,看著他又回到御座上,原吉點破話題,拱手 道:“倉廩之足在於豐稔,而豐稔之基在於不誤農事。除百姓每年賦稅糧三千餘萬石外, 就是大興屯田了。太祖皇帝學古之大將,於我大明肇基之初立民兵萬戶府,在龍江一帶實 施軍屯,由衛所統領,諸將中康茂才的屯績最好,多次得到太祖皇帝的褒獎,後來便專遣 大將鄧愈、湯和總理屯政之事。再就是民屯。時戰亂方息,朝廷一方面招募流亡或使用罪 徙者,一方面遷徙百姓就耕寬鄉,此即民屯,由當地官府負責。洪武三年後軍屯、民屯擴 展到河南、山東、山西、陝西、北平及直隸淮安,六年以後又擴至寧夏及四川西南。太祖 還嫌這萬里江山荒野開闢太慢,又招募鹽商在各邊地‘開中’,由鹽商負責屯種,依收糧 多寡發給鹽引,準其販鹽,此即商屯。洪武二十年,我大軍出遼東擊敗納哈出後,自東勝 以西至寧夏、河西、察罕腦兒,東勝以東至大同、宣府、開平、大寧、遼東直至鴨綠江邊 之廣闊地域,天下衛所、州縣軍民則皆事墾闢,千里原野,人頭攢動,實我大明蒸蒸日隆、 生機勃發之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