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鐵板雞(第1/3 頁)
天陰晴不定,昨日晴空萬里,午夜就湧上厚雲,樹被颳得直響,寒涼也鑽進窗縫,闖入簾帳。
昨夜熏製蒜片至夜深,熱水擦過身,江彌杉倒上食肆院裡的床,頭剛挨著軟枕,不過一會兒,她便連蟲鳴聲都聽不到了,平躺在榻上,一動不動。
天冷氣寒,江彌杉搬出了碗碗香,依然是食客挑菜,因而她將煮過擺在櫃檯右側。
熬製一夜的高湯,煮著各色菜蔬、肉卷,小火慢熱,使湯汁漸漸浸透菜品,咕嘟咕嘟地冒著鮮香的白煙。
進店的食客聞著香,都會先挑上一碗,熱乎乎地邊吃邊聊。
寒風捲過,江彌杉為食客倒熱茶,聽食客在對鐵板上滋滋響的亮紅雞肉讚歎。
:“就為這一口,今日就沒白來!”
江彌杉看著他吸嘴的紅唇,笑道:“可要來份紅果糯團湯?甜口軟糯,解辣正適合。”
:“來兩碗,在添碗飯。”
:“好。”
轉身,江彌杉瞥見一位灰髮老人走進,手裡拄木柺杖,她上前招待:“您老這邊坐。”
花易仟隨他落座,看店家年輕濃色妍麗,與人們口中的形象,到對得起來,嘴角微微抿起笑。
江彌杉照常與食客介紹:“今日主售鐵板雞,是辣口,辣度有微、中、重三種口,櫃檯上掛著的木牌是今日有售菜品,老伯可自行決斷。”
:“鐵板雞做成中辣的,再有燉菘菜、紅燒晶肉。”
江彌杉:“好的,老伯稍待片刻。”
說完,江彌杉講究拿來茶杯,位老伯倒了杯熱氣騰騰的香茶,才走進廚間。
燉菘菜、紅燒晶肉都是現成的,蘭香與方萬宜拿齊就端出去。
江彌杉拿出個圓圓的鐵盤放至小爐眼上,到些許香油,當油滋滋做響時,江彌杉接著又加一勺稠糊的辣醬,辣汁沾油即可爆出濃郁的香辣味,香辣的熱風衝襲鼻息。
江彌杉又夾起濃綠的青蒜葉、焯水後軟嫩的黃豆芽、土豆絲先後翻炒至軟,在加熱間,蔬菜沁出多餘的添汁,醬汁又增添幾分粘度。
江彌杉再從一旁砂鍋中舀兩圓勺已經裹著亮棕辣衣的雞塊放上鐵盤,在翻動間,辣醬逐漸裹上雞塊,香辣之中,雞肉的香攀升而起,從鼻息鑽進,吊動起唇舌一起參與熱辣的鼓舞。
油亮的雞塊在板上跳起紅光,紅紗一般的隨著油風輕輕在眼前飄晃。
滋滋香響在板底灼熱環繞在雞塊表皮,這時,蔬菜夾裹於雞塊間,香氣的歡舞達到最高峰,她這才又倒入一勺鮮香的高湯,攪拌。
江彌杉將雞塊別道一旁,流出一小半空地,稠稠的醬汁還在冒著小泡,還未反應及時,一層金黃的蛋液隨之研磨。
不斷由內而外攪動,在雞蛋蓬蓬彈彈時,江彌杉夾起鐵盤,放上提前備好的石板,撒一層白芝麻、綠蔥,金黃焦脆的燻蒜片,裝點紅光粼粼的雞塊正中,更令人食指大動。
鐵板送出去時,熱氣還在繼續燙著皮肉,江彌杉端上桌:“鐵板雞,您慢用。”
噴香辣意,亮紅的肉塊間點綴著尚還留著幾分本色的黃白豆芽、青綠蒜苗、淡黃土豆絲。
花易仟深吸一口氣,滿意地點兩下頭。
適才的燉菘菜,被燉的耙爛,看著平淡無奇,不過是一卷菜葉子,甚至有幾分粘稠,可等入了口,又別樣滋味。
燉煮的湯底應是骨湯,用的是筒骨與雞骨架、先中火燉煮,菜的筋條感在湯中慢慢消融,隨後大火收汁勾芡,火候、時辰都把控的極為精準,因此入肉幾乎不用費力咀嚼,鮮甜的菜葉就融化在了舌尖。
再有入口即化,香意醇濃的紅燒晶肉,晶肉,的確,肉如其名,從呈色上來看,棕而不黑,紅而不妖,塑出了這抹精美的棕紅。
肥而不膩,在舌尖一抿,皮脂就輕輕融化了,瘦肉軟嫩,毫無乾柴之意,唇舌生姿。
甜中帶鹹,似琴瑟相合,樂曲動心,一下就能抓住人味蕾,兩味多少一分都突兀平淡,偏偏這裡肉就抓住了關竅,實在令他找不出一絲錯。
如此精益求精的口感,比起某些打著御廚的頭銜、掛著御膳的幌子,更讓人無可挑剔。
花易仟嘴角的皺紋更濃,:“姑娘師從何門啊?”
江彌杉笑回:“師從中外,無門無派。”
中外美食,她都會。
花易仟哈哈笑兩聲,又帶幾分探究:“中外是何人?”
江彌杉笑眼盈盈:“是……位隱姓埋名的高壽老人,我也不知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