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撫琴未辨花容貌,已覺仙姿入畫裁(第2/2 頁)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紅樓:王爺又雙叒叕娶妻了、
穿越後我還是戴黃盔穿黃袍、
三國:人屠現世,請諸位赴死、
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
大明:治好病後,老朱求我去現代、
漢吏、
紅樓:最強錦衣衛,我只手遮天!、
十年藏拙,真把我當傀儡昏君啊?、
極品五世子、
斬神:靠BKing行為覺醒禁墟、
大明:書店賣明史,朱元璋懵了!、
聊天群:我迪迦當邪神怎麼了?、
蝶夢飛花、
崩三:凹分凹的、
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襲之路、
別人在開機甲,你變身奧特曼、
斬神:我在斬神世界蒼蜣登階!、
如何幫助女主在異世界建立勢力?、
三國,我曹賊,愛江山更愛美人!、
重生美好、
,捲起千重巨浪,展現出激昂澎湃的氣勢。
演奏時指法要求細膩且精準,需要運用到多種指法技巧,如吟猱、綽注、滾拂等,
透過這些指法的巧妙運用來表現出龍吟的韻味以及滄海的波瀾壯闊。
尤其是吟猱指法的運用,多處有規律的吟猱配合旋律,恰似龍吟之聲。
該曲短而有力,極重細節,自始至終力度渾厚,動人心絃。
在若隱若現中似有老龍秋啼滄海底,給人一種清越沉渾之感,
將蒼龍出雲入海、飛潛莫測的意境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這依山傍海的半島之上演奏此曲,自然也是十分應景。
這讓李國助不得不佩服那位神秘的琴手,對意境的精準把控。
龍在中國文化中象徵著權威、力量、吉祥等,
滄海則代表著廣闊無垠、深邃神秘的大自然。
琴曲以“滄海龍吟”為名,寓意著一種強大的力量在廣闊的天地間展現,
象徵著人們對強大力量和自由境界的嚮往與追求。
此曲體現了中國傳統哲學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思想。
透過琴音描繪出滄海的波濤洶湧和龍吟的磅礴氣勢,
讓演奏者和聽眾在欣賞樂曲的過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大和自身的渺小,
進而引發對宇宙、人生的思考,達到一種心靈的淨化和昇華。
又是大約五分鐘多一點,琴聲再次戛然而止。
李國助依然壓抑著想要一睹琴手真容的衝動,滿懷期待地緩步而行。
然而這次,在走了將近一分鐘後,不等琴聲再次響起,
李國助的眼前豁然開朗,卻是到了一處山坳邊緣。
但見正對面遠處的山坡之上,有一座涼亭,
一個漢服妙齡女子端坐其間,款按瑤琴。
面對此情此景,李國助不覺張口吟出一首詩來:
“翠影依風立遠臺,霓裳漫舞韻徐來。”
“撫琴未辨花容貌,已覺仙姿入畫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