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 > 第164章 撫琴未辨花容貌,已覺仙姿入畫裁

第164章 撫琴未辨花容貌,已覺仙姿入畫裁(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紅樓:王爺又雙叒叕娶妻了穿越後我還是戴黃盔穿黃袍三國:人屠現世,請諸位赴死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大明:治好病後,老朱求我去現代漢吏紅樓:最強錦衣衛,我只手遮天!十年藏拙,真把我當傀儡昏君啊?極品五世子斬神:靠BKing行為覺醒禁墟大明:書店賣明史,朱元璋懵了!聊天群:我迪迦當邪神怎麼了?蝶夢飛花崩三:凹分凹的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襲之路別人在開機甲,你變身奧特曼斬神:我在斬神世界蒼蜣登階!如何幫助女主在異世界建立勢力?三國,我曹賊,愛江山更愛美人!重生美好

忽然,一陣隱隱約約的琴聲從遠處的薄霧中傳來。

李國助的腳步不覺頓了一下,

但馬上他又加快腳步,循聲而去,想要快些找到琴聲的源頭。

隨著持續的前行,琴聲也越來越清晰,甚至李國助都能分辨出琴曲的名目了。

前世的他對古琴曲也很感興趣,什麼太古遺音、神奇秘譜,乃至現代音樂改編的古琴曲,

他基本都聽過。

所以他很快就聽出,那未知的琴手彈奏的是一曲《鷗鷺忘機》。

此曲最早見於明代朱權所編的《神奇秘譜》,為宋代劉志方所作。

它取材於《列子?黃帝篇》中《好鷗鳥者》的寓言,

講述了一個海上之人與海鷗親近,當他心生捉海鷗的機心後,海鷗便不再與他親近的故事。

“鷗鷺忘機”即來源於此,寓意忘卻計較、巧詐之心,異類可以親近,後比喻淡泊隱居,不以世事為懷。

此曲旋律優美,主題鮮明,結構巧妙。

樂曲從按音開始入拍,表現鷗鷺翩飛,悠然自得,慢而不拖。

第一段主題鮮明,作為變奏“換頭合尾”的“合尾”出現三次,

使樂曲在不斷相似的重複模仿中更加突出主題。

第二段開始引入新主題,同樣做三次換頭合尾的變奏。

樂曲高潮部分開始從原速逐漸加急,將音樂推到最高潮,

而後在幾個蒼勁的低音頓音後,緊繃的情緒逐漸趨於平緩,

最終停於兩個重複的仲呂宮調之上。

此曲指法細膩,運用滾拂、按音、泛音等多種指法,

如第一段以滾拂的手法將旋律引進來以彈奏成連音的形式,

展現出平靜安詳的海面,生動地描繪了鷗鷺翱翔於雲水之間的畫面。

在這座半島之上彈奏,誠可謂是萬分應景。

樂曲體現了道家“忘機”的思想,即忘卻世俗的紛爭、計較和巧詐,

迴歸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當人放下機心,心懷純真,便能與萬物親近,

正如琴曲中所表達的人鳥共生、應無巧詐之心的意境。

它傳達了一種淡泊名利、與世無爭的人生態度,

勸喻人們莫生機心,保持內心的純淨和安寧。

同時也揭示了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和諧共處的重要性,

當人心起邪念,心存害人之心時,他人或異類也會立即感應,有所防備。

只可惜這首曲子比較短,李國助前世聽管平湖彈奏的錄音也不過是五分鐘多一點。

從他隱隱約約聽到琴聲,到現在能聽清已過去兩三分鐘,演奏明顯已到了收尾階段。

李國助不忍踩踏棧道的聲音干擾琴音,於是放緩了腳步。

其他人見他如此,也都有樣學樣。

然而這樣沒走出幾步,琴聲就戛然而止了。

這不禁使他生出一種悵然若失之感,

因為那位琴手的琴藝著實高超,並不在管平湖之下,

而且還在琴音中寄託了一種獨特的情愫,是任何其他人都無法模仿的。

雖然琴聲已經停止,李國助卻還是在緩慢地行走著,彷彿在期待著什麼。

儘管他很想趕快一睹那位琴手的真容,卻又怕下一秒,那位琴手又會開始彈奏新的曲目,

而自己若是走得快了,又會被腳步聲干擾到琴聲。

彷彿是在回應他的期待一般,片刻之後,琴聲再次響起。

相比《鷗鷺忘機》,這首琴曲的節奏明顯快了一些。

在聽了將近一分鐘後,李國助終於分辨出了它的名目,

《滄海龍吟》

此曲最早見於明萬曆三十七年的《伯牙心法》琴譜,

據傳是諸葛亮之作,但並無確鑿史料證實,也有說法稱從古代詩文中可知其來源更早。

《伯牙心法》中解題原文提到“滄海龍吟者,音有似於龍吟也”,

龍以海為歸,此曲屬羽音,羽屬水,故曰滄海龍吟。

也有說法認為,古來形容琴音美妙有“琴能動蒼海老龍之吟”的說法,因此得名。

此曲以清冷和緩之調,寓飄忽動盪之勢。

旋律清婉,如長江廣流,綿延徐逝,期間會突然節奏加快,

猶如一陣雲來,大雨滂沱,江濤拍岸

目錄
快穿之反派boss請上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