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墨斗剖明皮熊犯案 烏盆訴苦別古鳴冤(第3/6 頁)
“現在在我家裡。”包公吩咐把皮熊帶到一旁,再把呂佩帶上來。包公問道:“剛才問過皮熊,他說沒有送你這個扇墜,那這扇墜怎麼會到你手裡?快說!”呂佩頓時慌張起來,這才說出是皮熊的妻子柳氏送給他的。包公一聽,就知道此事另有隱情,追問道:“柳氏為什麼要送你這個扇墜?如實招來!”呂佩卻不再說話。包公喝道:“掌嘴!”兩旁的差役剛要上前,呂佩連忙擺手說:“老爺別生氣,我說就是了。”於是,他把和柳氏通姦,柳氏私下送他扇墜的事說了出來。皮熊在一旁聽到自己的妻子與人通姦,頓時覺得顏面掃地。包公立刻傳柳氏到案。誰知道,柳氏對丈夫在外宿奸、不與自己一心的行為深惡痛絕,所以來到公堂後,不等審問,就說出丈夫皮熊一直和楊大成的妻子畢氏通姦,“這個扇墜是從畢氏那裡拿回來的,交給我收了兩三年。我和呂佩相好,就私自送給他了。”包公立刻出籤,傳令畢氏到案。
就在審問的時候,外面又傳來擊鼓的聲音。包公只好把眾人先帶到一旁,先讓擊鼓的人上堂。只見上來一個五十歲左右的人,原來是匡必正的叔父匡天佑。他聽說有人把自己的侄兒扭送到官府,趕忙趕來稟報道:“三年前,我記不清具體日子了,託楊大成到綢緞店取緞子,把這個珊瑚墜當作憑證。過了幾天,我到店裡詢問,才知道楊大成根本沒去取緞子,珊瑚墜也沒見著。我就去楊大成家裡找他,沒想到他當晚就死了,我也不知道這扇墜的下落,只好把這事忍了下來。沒想到今天我侄兒看到這個扇墜,還被人告到太爺這裡。懇請太爺明察秋毫,為我們伸冤!”說完,便磕頭謝恩。
包公聽後,心裡明白了幾分,讓匡天佑下去,然後把皮熊和畢氏帶上堂,問畢氏:“你丈夫是得什麼病死的?”畢氏還沒來得及回答,皮熊在一旁搶先說道:“是心疼病死的。”包公猛地一拍驚堂木,怒喝道:“該死的東西!她丈夫是心疼病死的,你怎麼知道?分明是因姦情而謀害他人性命。快把你是如何謀害楊大成的經過,從實招來!”兩旁的差役齊聲威嚇:“招!招!招!”皮熊驚慌失措,說道:“我和畢氏通姦是事實,但並沒有謀害楊大成。”包公聽後說:“你這狡猾的奴才!我還記得之前在飯店裡,你喝酒時神色慌張,舉止失態,酒都沒喝完就走了。今天在公堂之上,你還敢抵賴!左右,上刑!”皮熊嚇得說不出話來,心裡暗自想道:“這位太爺如此明察秋毫,其他事肯定也瞞不過他,不如實話實說,免得皮肉受苦。”想到這裡,他連連磕頭,說道:“太爺別生氣,我願意招供。”包公道:“快招來!”皮熊說:“因為我和畢氏通姦,兩人感情很好,我怕楊大成知道後把我們拆散,就定下計策,把他灌醉,用刀殺死,再偷偷用棺材裝殮起來,對外只說他是突發心疼病死的。當時我看到那個珊瑚墜,就拿回家交給妻子收著了。這就是全部實情。”包公聽後,讓他畫押認罪。隨後,包公判處畢氏凌遲之刑,皮熊斬立決,呂佩責打四十板後釋放,柳氏由官府變賣,匡家叔侄則把珊瑚墜領回,此事就此了結。從此,人人都知道包公斷案如神,這件事也四處傳揚,傳到了一位行俠仗義的老者耳中。
在小沙窩有一位老者,姓張,排行第三,為人正直,喜歡行俠仗義,因此大家都稱他為“別古”。(與眾不同叫“別”,不合時宜叫“古”。)他原本以打柴為生,後來因為年紀大了,挑不動柴草,大家就讓他幫忙看著過秤,掙來的錢大家平分。這也是他平日裡為人厚道,贏得了大家的信任。
有一天,張老閒暇無事,突然想起:“三年前,東塔窪的趙大欠我一擔柴錢,一共四百文。要是我不要這筆錢,實在對不起一起幹活的夥計們;要是他們誤會我私吞了這筆錢,我自己心裡也過意不去。今天正好沒事,不如去走一趟。”於是,他拄著竹杖,鎖好房門,向東塔窪走去。
到了趙大家門口,張老看到他家房舍煥然一新,都不敢貿然敲門。他向鄰居打聽後,才知道趙大發了財,現在大家都稱他為“趙大官人”。張老聽後,心裡很不高興,暗自想道:“趙大這小子,平時就愛佔便宜,連這點柴火錢都不想還。他憑什麼發財呢?”他走到門口,用竹杖敲門,喊道:“趙大,趙大。”只聽裡面有人回應:“是誰啊,這麼‘趙大’‘趙二’地叫?”說話間,門開了。張老三一看,只見趙大穿著光鮮亮麗,果然今非昔比。趙大看到是張三,連忙說道:“我當是誰呢,原來是張三哥。”張三說:“你先別跟我稱兄道弟的。你欠我的柴火錢,也該還我了吧。”趙大聽了,說道:“這有什麼大不了的。咱們兄弟之間,先進屋裡坐。”張三說:“我不去,我可沒帶錢。”趙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