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無名牌位(第1/4 頁)
第14章 無名牌位
孫氏去珍饈閣叫了席面,一行人很快回到了江州老家守著。
到了傍晚,很快就有專門報榜的報喜人來家裡報喜,他們騎著高頭大馬,高舉彩旗、旌幌,帶上嗩吶,一邊高聲喊著“恭喜江州郡德化縣桃林村蘇明時蘇老爺解試榜上有名”,一邊吹吹打打,鳴炮奏樂,熱熱鬧鬧地往蘇家老宅而來。
隨著報喜人一起送來的還有表示解試錄取的“通知書”——金花榜子。
金花榜子是仿照進士錄取通知書金花帖子設計的。
金花帖子採用素綾為軸,再在素綾上貼上金花。考生的名字以及名次,都要用灑金粉的“黃花箋”書寫。金花帖子的大小尺寸也有具體規定,須“闊三寸,長四寸許”。種種細節,皆以表示進士及第,金榜題名時的隆重和喜慶。
而金花榜子則簡單些,寫在一種木板上,但這非普通木板,是經過精細加工的,“綠地、金花緣邊”。“高一尺半、寬六寸”,上頭寫著被錄取學子的姓名、鄉貫、三代姓名。
進了門,為首的報喜人笑著看向候在門口的蘇家人,先是高聲祝賀:“貴府有喜,恭喜貴府蘇明時蘇老爺金榜題名。”
接著又問:“哪位是蘇舉人蘇老爺?”
蘇明時笑著應道:“在下正是蘇明時。”
報喜人再次道喜:“恭喜蘇舉人蘇老爺,這是您的金花榜子。”說著,便將手中的金花榜子遞了過去。
蘇明時接過,道:“辛苦諸位前來報喜,家中已備酒席,不若留下吃餐薄酒?”
報喜人搖了搖頭道:“酒便不喝了,後頭還有舉人老爺等著某前去報喜呢。”
“諸位既還有事,那便不耽誤諸位了。”蘇二叔說著,遞過去一個紅封,“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那報喜人接過紅封,捏了捏,發現裡頭塞了個銀錠子,估摸著得有個二三兩的銀子,臉上的笑意頓時更深,嘴裡繼續說著吉祥話,“多謝蘇老爺,某在這裡預祝蘇舉人明年春闈金榜題名,進士及第。”
一行人說著,吹吹打打離開了蘇家,他們要去下一家報喜了。
這報喜可是個美差事,衙門公差搶破頭,不管去哪一家,主家都要給些喜錢,這是慣例,主家給的也是心甘情願。碰到家裡有錢的,給得大方,幾兩銀子,幾十兩的給,就算稍微窮點的,也能安排上一桌,討些酒喝。
他們走這一遭,已經得了差不多三十二三兩銀子,五個人一分,也能分到六七兩。這可抵得上他們兩三個月的月銀呢!
蘇二叔接過蘇明時手中的金花榜子,仔細看了看,笑道:“明天,不,後天開祠堂敬告祖宗,咱們家又多了一位舉人了。”
明天蘇明時要參加鹿鳴宴,後天才有空回鄉祭祖。到時就將這金花榜子供奉在祠堂,以供族人瞻仰。
蘇家祠堂裡目前珍藏著兩份金花榜子和一份金花帖子,分別是老太爺解試中舉和蘇慎解試中舉及進士及第的榜貼。
現在又多了蘇明時這份金花榜子,待到明年,二侄子若能考中進士,蘇家便能稱得上一句官宦世家。
若是下次三郎能榜上有名,這日子就越來越好了。蘇二叔想著,看著手中的金花榜子,嘴角翹了起來。
第二日,蘇明時穿戴一新,前往府衙參加鹿鳴宴。
秋闈放榜第二日,州縣的長官會在府衙舉辦鹿鳴宴宴請新科舉人、正副主考官、學政、內外簾官等。開宴後,即歌《鹿鳴》之章,作魁星舞,故名鹿鳴宴。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古人認為野鹿在發現美食時不忘呦呦叫喚呼喚同伴一起進食的行為有君子之風,是為美德。
於是上行下效,天子宴群臣,地方官宴請同僚、當地舉人和地方豪紳,用此舉來收買人心,展示自己禮賢下士。
後漸漸形成定例,規定秋闈放榜次日才能舉辦鹿鳴宴,用作對新科舉子的獎勵。
當然,也是官員和未來可能的官員結交人脈的時候。
蘇明時辰時出發,亥時才醉醺醺地回來。
按理說像他這樣的倒數第二名,去了也是坐冷板凳,不會有什麼人關注。
三年一度的秋闈,有那麼多解試舉人,但真正能成為進士的,寥寥無幾。蘇明時這樣將將才趕上解試錄取末班車的舉人能考中進士的可能性更是幾近於無。
但誰讓他有一個在翰林院為官的親爹呢,所以不管的郡守還是學政,都把他單拎出來問了問。
這讓蘇明時不免受寵若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