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倒數第二(第1/3 頁)
第13章 倒數第二
這老二也太倒黴了。
第二場就分了個破號,第三場更慘,誰能想得到好好的號舍,半夜能被風吹跑半個頂。
唯一幸運的是卷子沒溼,好歹考是考完了。至於能不能上榜,四人都沒什麼把握。
蘇明時的水平是四人中最好的,偏偏三場考試兩場都遇到了問題,最後一場更是倒黴透頂。
雖然蘇明時覺得最後一場的策論他寫得還不錯,甚至超出了平時的水準。但他有點不敢確定,他意識裡的好,是真的好,還是他風寒高熱腦子不清楚臆想的好?
至於蘇明遂,第二場分到臭號,對他有一點影響,但也不大。畢竟他可是在家經過十多天薰陶。
小的兩個,蘇明思和蘇明磊倒是四平八穩,三場考試都沒出什麼么蛾子,但他倆的天賦平平,水平還不如蘇明遂和蘇明時。
再一想,離京前老爹(大伯)蘇慎的話,估摸著這次考試就是來長個經驗的。所以很大機率是不錄?
算了,不錄就不錄吧。
蘇明時嘆口氣,最後道:“白鹿洞書院的師長經驗豐富,咱們按照爹說的,好好在書院磨兩年,再出去遊學增長見識,以戰下次。”
蘇明遂:“行。下次繼續努力,實在不行,還有老六呢。”
“老六,這還有老六什麼事兒?”蘇明思詫異道。
蘇明遂將蘇明言寫的那篇文章說了一遍,最後道:“老六寫的文章父親都誇讚了,我和老二都看過,是真還不錯。有魂有骨,雖說還有很多不足,但老六還小,才十二歲,磨一磨,練一練,很快就能拿得出手了。”
“原來如此。”蘇明磊長吁一口氣,“這可好,要是我們這幾個哥哥不行,還有老六能擔起發揚光大蘇家的重擔。”
蘇明磊說完,蘇明遂和蘇明時都笑了起來。
不愧是蘇家人,想法都一樣。
蘇明磊見蘇明遂和蘇明時笑得奇怪,狐疑道:“大哥二哥,你們笑什麼?”
蘇明遂頓時把蘇明時看完蘇明言文章後說的話說了出來,“老二當時說的話可真是一模一樣。”
蘇明磊也笑:“難怪我們是兄弟呢。”
蘇家人最大的優點就是識時務,不為難自己。覺得自己不行,就趕緊把機會讓給行的人,絕對不會死磕到底為難自己,為難家人。
這邊蘇家四兄弟說著秋闈時發生的事情,那頭汴京周家也在說解試的事。
蘇家四兄弟參加的是地方試,由地方州縣長官主持的地方試,需回原籍進行秋試。
周邑參加的是國子監試,在汴京城裡科考,由國子監主持,合格後由國子監解送禮部。第二年二月,同樣可以參加春闈。
周邑科舉也不算特別順利,但都有驚無險地度過了,並且發揮出自己該有的水準。
和蘇家四兄弟覺得自己要落榜不同,周邑默出答卷,給周父以及他的師長們看過後,眾人一致覺得如無意外發生他能拿魁首解元。
周父將周邑默出的答卷丟進火盆裡,拍了拍周邑的肩膀:“繼續保持,明年春闈若能榜上有名,到時便是雙喜臨門了。”
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人生三大喜事,周邑同時能享其中之二。
是的,儘管蘇虞這個當事人都不在汴京城,但她和周邑的婚期已經定了下來。
就在明年三月,春闈出榜之後。
不過這都是後話了,目前蘇家眾人還有周家人都懷著期待且忐忑的心情等待秋闈放榜。
放榜日一般是寅日或辰日,寅屬虎、辰屬龍,故而又名“龍虎榜”。
苦等一月,九月十五,甲寅日,秋闈放榜。
蘇家人一早就駕著馬車趕往貢院,等待放榜。貢院附近再一次人聲鼎沸,全都是等待放榜的考生及其家人下屬。
蘇虞能看得出四個哥哥的緊張,有心想鼓勵他們,卻又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就算她對幾個哥哥有親人濾鏡,覺得他們哪哪都好,但也不能無視周圍環境盲目自信不是?
江州郡,隸屬江南西路,也就是後世的江西,兩宋時期便有“文章節義之邦”的美譽。唐宋八大家裡江西就有三位。
根據《江西省人物誌》等書統計,江西曆代有姓名可查的狀元就達到五十六人,其中武狀元七人。榜眼四十五人,探花四十人,進士一萬餘人。
整個明代產生了九十名狀元,不包括武狀元,江西就有十九名。
此外,江西省吉水縣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