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無名牌位(第2/4 頁)
但他心知,自己水平有限,別說進士及第,能擦著末尾考個同進士他就很高興了。畢竟他爹蘇慎可從沒贊過他寫的文章,他一直覺得他們幾兄弟寫的東西都是狗屎。
然而蘇明時不知道的是,蘇慎評價他們幾兄弟用的衡量標準是他自己。蘇慎二甲第二名,全國統考第五名的名次,水平自然遠超一般舉人。
換句話說,蘇明時沒有他爹妖孽,但也沒有他以為的那麼差。
次日一早,蘇二叔蘇三叔帶著幾個子侄回鄉下祭祖開祠堂。
蘇虞沒去,沒意思,姑娘不讓進祠堂,她去了也只能和二嬸三嬸以及鄉下那些堂叔伯家的嬸孃們一樣候在祠堂外頭曬太陽。
倒還不如在家收拾收拾行李,等祭完祖,他們也該回汴京城了。
蘇明時要準備明年二月的春闈,蘇虞也要回家備嫁。她那身嫁衣,到現在還是一匹布呢。
*
一路車馬兼程,蘇虞和蘇明言二人終於在十月前趕回了汴京城。
十月初一,寒衣節。
一夜北風呼嘯,晨起時,屋樑上已經起了霜。
蘇虞是被凍醒的。
聽到動靜,小丫鬟阿鹿忙把放在火籠上烘著的棉襖冬衣拿到房裡,蘇虞鑽出冰涼的被窩,將夾襖馬面裙穿上。被炭火烤得暖烘烘的衣物一上身,讓她整個人都暖和了起來。
蘇虞舒服地吐口氣,阿鹿將暖水釜裡的溫水倒出來,伺候她洗漱。
豬鬃毛做的牙刷,沾上蘇虞自制的中草藥牙粉,刷完牙,口腔裡還有淡淡清新的草藥香。蘇虞接著洗臉,最後塗上豬胰子做的保溼面霜,裡頭還混合了白朮白芷等具有美白功效的中草藥。
洗漱完,蘇虞先去後罩房給老爺子老太太請安,順道在這兒吃個朝食。
朝食有栗子糕、胡餅、油條、雞蛋羹以及小米粥。雞蛋羹和小米粥是廚娘早上現做的,其他如栗子糕、胡餅油條之類的則是在街市上買的。
蘇虞起得晚,其他人早就吃過了。等她吃完,一家人收拾收拾,帶著香燭紙錢及紙紮的寒衣,坐上馬車去大相國寺祭祖。
寒衣節,又名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是大熙傳統的祭祀節日。
民間常將寒衣節與清明節、中元節並稱為三大“鬼節”。人們會在這一天祭掃祖先,燒送衣物,謂之送寒衣。
蘇家祖籍江州,族地和祖墳自然都在江州。如今車馬慢,回鄉祭祖不易,蘇家便在大相國寺供奉了幾個牌位,逢年過節就會去大相國寺給先祖們上上香祭拜一下。
至於為什麼不把牌位供奉在家裡,一來家小拘束,二來牌位供奉在寺廟,平日裡也有僧人打理,算是兩相得宜。
許多和蘇家一樣祖籍外地家境一般的京官都是如此做的。
周家也是如此。
周家祖籍在巴蜀,距離汴京城足有千里之遠,一路崇山峻嶺,來去不易。
按理說周邑解試應回到巴蜀考試才對。
但在太~宗時期,有士子因故沒能在本地參加解試,又不願意失去這一次機會,於是向上請求,太~宗於是下詔特許京兆府解試。
後逐漸演變成國子監解試,除本地戶籍外,有鄉里遐遠,久居京師者,特許於國子監取解。不過仍然需要得到本地命官的允許和舉保。
兩家人都在大相國寺供奉了自家的祖宗牌位,因此即便兩家沒有相約,但還是在大相國寺遇到了。
到了大相國寺,蘇家人先去專門給信眾供奉自家祖先或者先人牌位的功德堂祭拜先祖,給完香油錢,和守殿的僧人交代幾句,一群人轉道去正殿給佛祖上香還願。
回江州前,一家人曾來大相國寺許願,若蘇家有兒郎能中榜,定會為佛祖金身貢獻一份力量。現二哥既已中榜,他們也該來還願。
還完願,一家人各自分開。
二哥走得最快,說是遇到了書院的同窗好友,要和好友聊聊。
祖父和父親要去拜訪智吾大師,小五性子靜,跟著去了。
祖母和阿孃想去芙蓉園芙蓉園看盛開的木芙蓉花,就把剩下兩個小的。
至於蘇虞,她要去趟藏經閣。
到藏經閣時,門是開著的,裡頭卻空無一人。
蘇虞上樓梯走到二樓,她要去的是藏金閣三樓。
藏經閣有三層,第一層包括講經看書的大殿和兩側的藏書區,僧侶香客都能來看書。
第二層則用來存放一些更為珍貴的經文卷軸,平時大門緊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