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回 艾銀屏途中救友 陶三春城外退敵(第5/7 頁)
齊奔疆場。
幾聲大炮,戰鼓齊催,三千多人來到壽州城下,燕翅排開、亮開隊伍。林文善在大纛旗下攏住絲韁:“兒郎,討敵叫陣,叫劉金定出馬。”
“是。”數十名軍卒,站在護城河對岸,這地方宋兵既能瞧見,又能聽清,而且城上放箭又射不到,齊聲高呼:“守城宋兵往裡報信,就說南唐元帥和軍師親臨沙場,叫女將劉金定出馬。不敢出城交戰,就叫趙匡胤寫降書、交順表。”
守城的軍卒急忙下城到帥府報信。皇帝趙匡胤、軍師苗從善、二路元帥陶三春、先鋒趙美容、副先鋒李秀英、慶逍王張光遠、慶平王羅延西、樂元福、馬全義、鄭印、史彥超等都在帥堂發愁。愁什麼?愁高懷德、呼延鳳這兩人還在敵營;愁曹彬和馮茂下落不明;愁潘仁美請楊家將,音信皆無;愁高君保請劉金定至今未歸。到雙鎖山送禮的軍卒回來了,高君保沒到。頭路徵南的將軍,個個受過傷,雖然已經養好,身體軟弱,不能出戰,還要療養。陶三春精神百倍,但是這麼多亂事,她一個人忙不開。
君臣正在發愁,藍旗官跑上帥堂:“報!啟稟萬歲得知,南唐元帥林文善和老道於洪帶兵數千,在城外叫陣,讓劉金定出馬,如不出戰讓聖上寫降書納順表。”
趙匡胤一拍龍膽:“再探再報!”
“是。”
藍旗官出去,趙匡胤問:“怎麼辦呢?”
陶三春說:“兵來將擋,水來土屯,我出去迎戰。都說於洪厲害,我還沒見著,我從京城發兵,至今還沒打幾陣過癮,今天正好打個勝仗,以長軍威。”
“孤在城頭助王妃三通鼓,望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萬歲你站城頭看好吧!”
軍師苗從善保駕,和趙匡胤上城觀戰。陶三春領著正副先鋒和鄭印等人來到外邊,點齊隊伍,點炮出城。火工司用火繩往炮捻上一觸“哧……哧……叨!哧……叨!哧哧叨、叨!叨!”炮響驚天地,殺聲衝雲霄。城門開放,鐵葉雙飛,吊橋放平,弓箭手衝出有五百,守在吊橋左右,防止敵兵搶吊橋殺進城內。接著跑出百十匹戰馬。馬上端坐的全是女兵。這些人:
年方二八,身高腳大。
體格魁偉,好似夜叉。
青色絹帕,壓住烏髮。
上卡銅箍,鬢插紅花。
身穿靠襖,肥肥大大。
腰繫板帶,穗頭耷拉。
鹿皮戰裙,上鑲狗牙。
青色中衣,湘繡團花。
兩隻大腳,足有兩拃。
黑紅臉膛,精神煥發。
盾牌鋼刀,左右手拿。
擰眉瞪目,把人嚇煞。
渾身是膽,疆場廝殺。
雖是女流,誰見誰誇。
這一百女兵,可厲害呀!那是陶三春和李秀英挑選出來的。她們府中有七八十丫鬟婆子,全是身強體壯的鄉村女子,在府裡都是幹粗活、掌刑、帶班的女僕人,一個個粗通拳腳,身體靈便,嗓門大,眼睛大,手大,腳大。挑腳大的女子有什麼好處?腳大站得穩呀!就這一百女兵到城外,站在疆場最前邊,盾牌護身,斬馬刀高舉,就把於洪嚇一跳。他手下那二百老道,看著女兵嚇得直唸佛:“無量受不了的佛兒,哪來這麼多母夜叉呀!要是混戰,能把我們掐死。”
陶三春大刀在空中晃兩晃,數千名軍卒一字長蛇陣,壓住陣腳。陶王妃領著二女將,衝到前頭。在帥字旗下勒住戰馬:“籲!”聲音洪亮,中氣十足。林文善暗想:都說打仗得男子漢,女人只會生孩子做針線。眼前這麼多女子,個個身強體壯,人高馬大,颯爽英姿,豪氣沖天,劉金定一個人就夠厲害,又來這麼一幫,最好叫別人上陣,我往後退退。
陶三春用刀點指:“南唐元帥林文善,你聽著!你無故興兵,攻打我國、困我主公,罪該萬死。本帥帶兵救駕,和你們決一勝負。識時務者,速退兵,稱臣納貢,牙崩半個說不字,將爾等一刀一個斬盡誅絕。哇呀呀!”
陶三春這一暴叫,把林文善嚇得:我的媽呀!這是女子嗎?林文善不想上陣也不行了,陶三春指點名姓,不去不好,去又害怕敗在陶三春手。上次敗在劉金定手,是在夜間的亂軍中,只有幾個人看見。現在南唐將全在這,要打了敗仗,太丟人了。他正在為難,身後有人大喊一聲:“元帥!末將願拿那個婆娘!”
林文善看了看,是鄱陽湖的藍面鬼海金波,和他一起來的,還有他的兄弟花面鬼海金濤。這倆人是亡命徒,橫行鄱陽湖上,經常搶劫商船,殺人放火,心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