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借人頭行周自刎 報仇冤懷德發威(第3/4 頁)
全他們,也算天作良緣。”
“好好,老夫應下了。久後老夫不在,我兒以何物去投親呢?”
趙匡胤摸摸身上沒帶值錢的東西,摘下腰帶上的一隻玉佩遞過去:“老人家,這是我趙家傳家之物,留給懷德兄弟,久後投親,以玉佩為證。”
玉佩是古代衣服上的裝飾品,是一對兩隻。一隻交給高行周,另一隻為給鄭子明訂親,給了陶三春了。
此時兩家已成了親戚。高行周說:“隨我到後堂見見你的嬸孃。”
趙匡胤點頭,兩人一前一後奔後堂來見高夫人。來到裡邊之後,高行周給高夫人引見,趙匡胤倒身下拜,高夫人連忙還禮讓坐:“老王爺,你領趙將軍到後堂可有事嗎?”
“我給你道喜來了。”接著把訂親經過詳細說了一遍:“你天天為懷德婚事著急,今日趙賢侄將胞妹許給懷德,這是庚帖,這是玉佩,替懷德收好。咱們還給人傢什麼東西作信物呀?”
高夫人接過玉佩,樂得眉開眼笑。收起玉佩,叫丫環開啟百寶匣,從裡邊取出一隻白玉蘭花。這隻白玉蘭花,雕工精細,玲瓏剔透。老夫人拿過來交給高行周說:“就拿它吧。”
高行周接過一看笑了:“這是當初我和你定親時,我母親給你買的,這回用它給懷德訂親了。”說完將白玉蘭花交給趙匡胤。
高夫人還想打聽打聽趙家的事,高王爺怕時間拖長,高懷德回來鬧事,連忙領著趙匡胤告辭夫人離開了後堂。高夫人送出後堂屋,高行週迴頭看看老妻鬢邊的白髮,心裡難過。叫趙匡胤先行一步,又轉回身來把進京之事簡單地和夫人說了一遍,又低聲囑咐說:“夫人,你跟我這幾十年吃了不少苦,今日我又要離家進京,此去凶多吉少,望你多多保重,成全我高行周忠義之名。”
老夫人一聽嚇了一跳,眼淚“刷刷”就下來了:“王爺,你有個好歹,我們娘倆怎麼辦哪?”
“京都有很多老臣是我的知己,我死不了。就是死了也不要緊,我已託付趙匡胤,他會照顧你們的。”
高夫人嚇傻了,等明白過來,高行周走了。老夫人連忙回房派出倆丫環到前邊去聽動靜。高行周追上趙匡胤,叫他在書房等著。他和樂元福到在帥堂,點鼓聚將,不大一會兒,金鏜將劉文瑞、大將彭百福、彭百祿、李奇等都到齊了。高行周坐在當中:“眾位將軍、大人,你們跟老夫在高平關多年,只說永保後漢,一統華夷。想不到江山落到郭威之手。如今高平關已是孤城一座,興漢滅周已是無望。如果興兵開仗,百姓受戰亂之災,老夫於心不忍。如今,我又年老體衰,無能為力,反而拖累眾將,不如今日散將,各奔前程。我和趙匡胤已說明白,保住大家安然無事,樂意保周的,原職供俸;不願意保周的,可卸甲歸田。你們下去告訴軍卒,哪個回家沒有盤費,可由庫中撥些銀兩,供他們途中吃用。”
大家聽完心中難過,劉文瑞說:“元帥,我們捨不得離開你老呀!領我們守關吧。”
“不行,老夫多病,不久可能就要離人世,到那時你們就成了斷線風箏,沒孃的孩子,還是早安排為好。”
眾將哭聲一片,高行周看到這種情況是把抓柔腸一般。他俯在案上給老伴寫了封信,把自己要死之事寫明,然後把信封好。高行周寫完了信,吩咐眾將下帳,各自準備,今日必須出關。
帥府亂了。有要走的收拾東西告辭;多半沒動,想聽聽王爺的信兒,在院裡聽聲吶。高行周把樂元福叫到近前:“元福呀,高平關的後事由你料理,老夫先走了。”
“我和王爺一塊走。”
“上哪去?”
“進京啊。”
“我進京於什麼去?還能在郭家雀面前矮半截嗎?我活是後漢臣,死是後漢鬼,萬歲歸天,我願保駕隨行,這樣也成全了趙匡胤。我死之後,你把我的人頭取下,叫趙匡胤帶走,再把我安葬了,你就算對得起我了。別忘了給火山王楊袞送個信兒。”
“老王爺,這怎麼能行!要是這樣,殺了趙匡胤反了吧!”
“哦!不許胡說。你是我看著長大的,怎不知我的為人?你一反是害我。趙匡胤有何罪?他是奉旨而來,對我仁至義盡,你要無禮,就壞了我們的交情。”
“末將不敢。”
“你還要保後周,將來可以照應懷德母子,再把我埋起來就行了。”
“老王爺,您要有個閃錯,我們對不起少爺和夫人呀!”
“我這有封信是給懷德孃的,我死後你將信交給地,她會壓服懷德的。千萬不許你們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