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明:秋後問斬,太子是獄友 > 第三百一十八章 荀子打敗董仲舒

第三百一十八章 荀子打敗董仲舒(第2/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趣翻三國之軍師有奇謀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我拔刀造反,你說我是當朝太子?

也就是說,荀子很早就認為,天命是根本不存在的。

天人之間也是毫不相干的,君主該如何去做,跟天沒有任何本質上的關聯。

君主無論暴虐還是開明,天也依舊還在那裡。

這就與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衝突得非常明顯。

若是讓荀子與董仲舒坐在一起論道,怕是得當場因為學術衝突而擼袖子扭打起來不可。

“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強本(農業)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

這段是接著《天論篇》之後的,說人話就是,國家的治理只要能遵循自然的規律,那就可以安定有序,如果違背規律,那就會招致混亂動盪。

而後,努力去做農業生產,節約用度,那天就不會讓人貧窮;保養周備而行動合乎時間,那天就不會讓人生病睏乏;遵循禮文正道不犯什麼過錯,那天也不會隨意加禍害。

所以水災旱災不能讓國家饑荒,冷熱的變化不會讓人生病得疫,自然災害也不會讓國家損失太重。

總結:天很忙的,沒空管你人在幹什麼!

“……”

看到這裡,朱高熾已然是有些意外了,也算是通讀儒學經典的他,對荀子的這些理論竟然完全不知曉。

在此之前,看到《林先生筆記》的末尾提到了《荀子》,他也只是讓金幼孜主管的禮部關注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什麼有用的東西。

結果,金幼孜就給他搬來了《天論篇》……

用荀子來打敗董仲舒!

荀子與董仲舒孰輕孰重?

荀子是先秦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是與孔孟齊名的先賢,但他的學術不被君王所喜。

董仲舒呢?

說得難聽點,就是靠攀附漢武帝,成功用皇權壓制了百家,才讓儒學得以發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陰陽天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