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明:秋後問斬,太子是獄友 > 第三百一十七章 天人感應不該存在

第三百一十七章 天人感應不該存在(第2/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趣翻三國之軍師有奇謀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我拔刀造反,你說我是當朝太子?

“這……”

朱高熾眼眉低垂,順著夏原吉的思路想下去,似乎摸索到了一條之前從未設想過的道路。

漢武帝推崇“天人感應”,讓儒學成為當世唯一顯學,本質上卻並非被儒學脅迫,反而是一種相互利用的關係。

天人感應,正是有了漢武帝的首肯,天人才能相互感應。

也就是說,皇權的“受命於天”與“天人感應”之間,本身並不是一體的。

先有了皇權“受命於天”,皇權又賦予了“天人感應”合法性,“天人感應”學說才能在華夏站住腳跟。

夏原吉這時終於說道:“陛下,既然昔年漢武可以‘罷黜百家’,那麼沒理由縱觀歷史得位最正的大明天下,就不能再推翻‘天人感應’。”

這次,卻是連楊士奇也不再出言爭辯了。

雖然是他先開口提出的封禁日心說,但本質上還是為了國家的穩定。

如今,夏原吉既然說得有道理,應該說明顯是提前做過了功課,甚至可能都已經想好了應對的辦法,那他自然也不會再去強行爭辯。

朱高熾聽完了夏原吉的解釋,臉色已經不再沉著,反而帶上了一絲平和問道。

“夏愛卿這是已經想好了應對的方略?”

夏原吉輕輕一笑,他微微瞥眼看向了一直站立在群臣當中的金幼孜,隨即說道。

“不敢欺瞞陛下,微臣並無應對方略,但陛下應該還記得兩日前,曾下旨要禮部閱覽整理《荀子》、《大學》與周公的《大誥》,現在金尚書的袖口裡,就有解決所有問題的辦法。”

朱高熾有些吃驚,這才兩天而已,就已經解出林先生給的課題了?

“金愛卿……”

金幼孜適時上前一步,從袖口中取出一封厚厚的奏章:“陛下,此奏便是臣與禮部諸同僚,共同閱覽整理《荀子》、《大學》與周公《大誥》得出的,可解‘天人感應’之枷鎖的辦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陰陽天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