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曾仕強 > 第8部分

第8部分(第2/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家有邪神初長成大夢歸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籃球夢之揮手之間我的番茄日常修仙,全能之神是器修一班小師弟病弱幼崽?不,是世界天災!世界第一天才神奇寶貝:神奧開始【後續】快穿:戲精大佬又去拯救男主啦快穿之攻略了男二怎麼辦韓隊點名要你,刑警新星別想走掙脫綠空變身失落公主,我在新手村賣核彈海島求生:我能召喚海賊人物獲得槍神祝福的我,竟變成了女生全點悟性?當然要學遍天下武學火影:系統認錯主角後我覺醒了!傾盡天下攜手山河乒乓:師承張藏獒續寫國乒榮耀歐希樂斯的日記

具體化、透明化、明確化,儘量透過文字說明,凡事依法而行。拿中國人觀點來看,首先會想起人畢竟是父母所生,並非由石頭縫裡蹦跳出來,終其一生,至少和父母都有關聯,怎麼可以講求個人主義呢?若是為人子女,在幼小時依賴父母,長大以後就撇開父母不管,只管自己個人,父母為什麼要全心全力照顧子女?難道不應該為自己的晚年設想,留一些餘地來照顧自己?如果父母為自己設想,對子女的照顧有所保留,子女長大以後為什麼要孝順父母?反正各人管各人,各人走各人的路,對子女而言,負擔也減輕一些。這樣父母不全心照顧子女,子女也不孝順父母,哪裡還有什麼倫理可言,又怎麼稱得上中國人的道理呢?�

權力和責任說清楚,更是十分危險的事情。一般人對權力總是記得比較清楚,而且也會看得稍微膨脹一些,因此擁有權力的結果,不是“濫用權力”,便是“逾越權力”,這種“濫權”、“越權”的現象,使得中國人不敢輕易“授權”。相反地,對於責任越清楚的人,就越加不敢負責,於是能推即推,能拖便拖,最好不要以自己綿薄的力量來承擔這麼重大的責任。�

同工同酬尤其違反儒家的道理,因為儒家最可貴的精神,在於“才也養不才”。人才分起來,有“才也”和“不才”兩種,前者為“能力高強的人”,後者為“能力不足的人”。“才也養不才”的意思,就是“能力高強的人,要為能力不足的人服務”。人生既然以服務為目的,有服務的機會,應該感激不盡才對,怎麼可以計較什麼同工同酬呢?中國社會,普遍認為“能者多勞”是正常現象,而又大多自稱“不才”,若是同工同酬,誰願意多勞,又有什麼人委屈自己為不才呢?�

一視同仁,更是嘴巴上說得好聽的話。我們主張“差等的愛”,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先後,也有親疏。而一視同仁,帶有“好人、歹人不會分”的意味,那就是是非不明,不足以服人了。中國人比較偏愛“大小眼”,很難一視同仁。�

個人與個人之間,契約既沒有太大的功能,規定也常常形同虛設,因為“人肉鹹鹹”,遇到存心抵賴的人,契約和規定,好像永遠使不上力。結果只能夠約束好人,卻任由壞人逍遙法外,產生不了什麼管理效果。�

一切具體化、透明化、明確化、成文化,最大的隱患還是把自己縛得完全沒有迴旋的空間,不是弄得自己誠信有問題,便是被人譏諷為“朝令夕改”。�

這樣看起來,美國式管理確實有很多地方,不合乎中國人的風土人情,以致實施起來,格格不入,難收宏效。

第二章 管理的思想形態第四節 以互動主義為哲學基礎(2)

中國式管理的哲學基礎,有人認為是“集體主義”(Collectivism),其實不然。集體主義的奉行者,應該是日本人,所以集體主義成為日本式管理的哲學基礎。�

那麼,中國式管理的哲學基礎是什麼呢?說起來十分有趣,就是我們經常掛在口頭上的“彼此彼此”、“互相互相”。用成語來表達,稱為“敬人者人恆敬之”,以學術的觀點來說,便是“互動主義”(Mutualism)。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一切看著辦”。�

看著辦,看什麼呢?看來勢如何,再以“水來土掩”,“兵來將擋”的方式,因時、因地、因人、因事而制其宜。拿“不一定”的心情,來尋找此時此地“一定”的答案。從不一定到一定,便是中國式管理的決策過程。�

中國人有時候也相當個人主義,因為“推己及人”畢竟以自己為核心;設身處地也不過將自己安置在別人的境遇當中;同樣是父母所生,難免有“別人的子女死不完”的差別,以凸顯“自己的子女與眾不同”的優勢。但是,中國人有時候則十分集體主義,犧牲小我以完成大我的事蹟,比比皆是。�

授權並不是不可能,但是先決條件,要看幹部負責到什麼程度。幹部越負責的時候,已經證明主管越放心授權;一旦發現部屬不敢負責,主管立即將權收回。權責之間,本來就說不清楚。說難聽一點兒,只有當主管打算把責任全部推給部屬時,才會清清楚楚地授權。�

我們有時候也善於隱藏自己的能力,藏拙之外,還會藏巧,以免能者必須多勞,而巧者又成為拙的奴。我們不堅持同工同酬,卻並不反對自己領的薪水比別人優厚。“不才”只能夠自己說,別人膽敢說我不才,不極力用行動來表示說這話的人實際上不比我高明才怪。�

一視同仁,也是我們喜歡使用的口頭禪。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為君愛與時光經年不遇絕命遊戲主動快樂噬魂天下放過地球吧他還是個孩子[綜影] 作者:衿夜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