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曾仕強 > 第11部分

第11部分(第3/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家有邪神初長成大夢歸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籃球夢之揮手之間我的番茄日常修仙,全能之神是器修一班小師弟病弱幼崽?不,是世界天災!世界第一天才神奇寶貝:神奧開始【後續】快穿:戲精大佬又去拯救男主啦快穿之攻略了男二怎麼辦韓隊點名要你,刑警新星別想走掙脫綠空變身失落公主,我在新手村賣核彈海島求生:我能召喚海賊人物獲得槍神祝福的我,竟變成了女生全點悟性?當然要學遍天下武學火影:系統認錯主角後我覺醒了!傾盡天下攜手山河乒乓:師承張藏獒續寫國乒榮耀歐希樂斯的日記

而且不能相容,請問,怎麼能夠找出共同的理?如何尋覓出大家都能夠接受的因應方案?�

只有理念相同,英雄所見略同,彼此具有共識,然後在大同小異的意見中,建立大家的“時中”,才能夠順利地依理應變,做到大家都能夠接受的地步。�

嚴格說起來,合理不合理,不過是一種理想性的假定。因為理本身含有相當程度的矛盾性,天底下很少不含矛盾的事物,有陰也有陽,才合乎陰陽之道。矛盾性的發展,在尚未表面化之前,不容易看得清楚,也不容易想得明白。一旦表面化,有時候已經相當僵化,不容易加以化解。所謂見仁見智,也可能是有些人看出矛盾的潛在性,有些人根本看不出來;有些人看出陰的部分,有些人卻只看到陽的部分,因而爭執不休,各有各的見地。最麻煩的,往往是愈知道得不多的人,愈固執自己的意見,以致自以為是,而認為自己擇善固執。�

中國式管理之所以將管理與倫理結合在一起,便是看出依理應變,非注重倫理不能收到合理的效果。當今民主潮流,忽視倫理的存在,年輕人不懂事,反而說話比較大聲。衡情論理,不但淺薄化而且庸俗化,可見一斑。年輕的大學教授居然在媒體上公開宣稱道德良心已經起不了作用,而主持人也居於平衡報導的立場,一再邀約其登臺獻醜,即為理不易明的一種惡果。�

組織重視倫理,大家面對問題的時候,才能夠平靜地互相尊重,深入地觀察和分析,把握到問題的真實性,而不致僅從問題的表面來反應。看得真實的人,往往是曲高和寡的少數,說出來能夠聽得真切,而又得以及時響應的並不多。以致除非受到相當的尊重,大多不願意明白地說出來。民主最大的缺失,即在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浪費一大堆資源,說一些沒有用的廢話,自己總認為很熱鬧,很有作為,甚至很有貢獻,實際上卻增加成本,造成進步的阻礙,導致管理的失效,而不自知。�

民主必須加上倫理,以民主倫理代替民主法治,在變動快速的環境中,才能夠憑良心依理應變,求得此時此地最為合理的時中,這是研究比較管理的時候,應該明辨的主要專案。如果不能確立此一前提要件,那麼空談依理應變,充其量只能獲得品質較差、多數表決的策略,不值得識者一笑,也難以真正管理合理化。

第三章 管理的三大主軸第五節 志同道合才能合理應變(1)

企業的規模再大,也不過是少數人的結合。行政組織再龐大,真正可以左右大局的,只有那極少數的首腦人物。要求合理應變,其實只有一個十分簡單的要訣,可以說放諸世界而皆準,突破時空的限制,那就是我們常說的:親賢臣而遠小人。也就是自古流傳迄今,代代都被一再重複強調的:親賢遠佞。�

諸葛孔明對後主劉阿斗的建議,在出師表上說得十分清楚:“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之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之所以傾頹也。”�

唐朝名相魏徵說過:“用一君子,則君子皆進,小人盡退。”國之將亡,則妖孽把持朝政,君子遭受排斥,忠良盡遭讒害,豈有不滅亡的道理?�

志同道合,是組織的首要條件。烏合之眾,就算看起來烏壓壓一大堆人頭,而各懷鬼胎,各有不同的利害標準。稍有風吹草動,即如鳥獸般散去,不算是組織。�

組織文化,便是組織成員所賴以結合聚集的“道”所表現出來的某些獨特的花樣。各種組織,各有不同的道。所以同道,並不限定於正道。邪道結合,同樣是志同道合,卻顯然與正道相違背。�

這裡所說的道,當然專指正道而言。什麼叫做正道?就是一切依天理,憑良心所走出來的途徑,所做出來的決策,以及所堅持貫徹出來的成果。�

依孔子的標準:“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大凡善良的人,都表示歡迎、喜歡它,而那些為非作歹的壞人,都表示厭惡、不喜歡它,這就是正道。特別要加以注意的是,善良的人,大多比較謙虛、客氣,不好意思搶著表達自己的意見。若非時機合適、獲得相當的尊重,不容易聽到他們的聲音。而巧言令色的小人,最擅長以小忠、小信、小慧來凸顯自己,抓住機會,就要做秀。常常呼朋結黨,造成虛假的聲勢,以達到營私舞弊的目的。公開討論、接受Call-In,實在和親賢遠佞背道而馳。特別是主持人的水準普遍低落的社會,賢者袖手旁觀,不賢者滔滔不絕,更是難以改變的可笑事實,當年殷高宗求傳說、周文王訪姜子牙、劉備三顧孔明,都不是現代這種民主作風所能夠如願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為君愛與時光經年不遇絕命遊戲主動快樂噬魂天下放過地球吧他還是個孩子[綜影] 作者:衿夜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