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些縝密的關懷和慰藉。然後,銘記某些故事的不可能實現,繼而踏實生活。
當然,不是所有的童話都如此淒涼,可是你真的就確定你能夠按照童話的道路走一生?比如:太多女孩子都幻想自己是灰姑娘,可以有一天穿上水晶鞋、坐上南瓜馬車和王子跳舞。可是當有那麼一天,我們真的成為穿著水晶鞋的女子的時候,或許,我們已經看不上那個曾經高不可攀的王子了。
不信?那麼可以來分析一下這個理論的可行性。
其實,我們都知道:能配得上王子的只有公主,如果沒有南瓜馬車和水晶鞋,沒有美輪美奐的晚禮服和出席宴會的資格,灰姑娘壓根不可能被王子注意。所以,在我們還不是公主的時候,我們當然會努力修煉自己,爭取為自己打拼出一雙水晶鞋還有一輛南瓜馬車。當然,也不排除這樣一種可能性——現實生活中,我們修煉也不一定等來王子,但是至少,如果我們不修煉,即便遭遇了王子,總有一天也會被拋棄。更何況,修煉的過程是個進步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處世態度、生活目標都會隨著我們的個人修養的進步而相應提高,所以,當我們真的把自己建設成一個公主的時候,或許我們真的會發現,我們已經不那麼需要一個王子了。到這個時候,要是真的有愛,連乞丐都可以嫁。
所以,到這個時候,當你按照自己曾經的幻想走在童話的道路上的時候,你有沒有發現,你已經自覺自願從童話走進了現實?
當然,忘記童話,不僅是女孩子,還有男孩子。童話里人人都是超級無敵大力士,抬起手就可以打死噴火龍,吃米團就可以變成桃太郎。可是現實生活中,或許我們手無縛雞之力,或許看見歹徒就會哭爹喊娘。小小孩子,千萬不要學小燕子格格飛上飛下,你以為中國功夫那麼好學?更何況那個胸無點墨的小女子除了真誠本色以外別的也實在是添亂。
忘記童話,不是要我們忘記那些純真的情懷,而是讓我們不要坐在童話的光影裡流連忘返。童話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傳奇,它的美麗就是因為它本身的不存在與不可能。如果是世界上根本就存在的事物,又怎能引起我們美好的嚮往?又怎能成為一則童話?
我在論壇上結識一個女孩子,她和我相仿年紀,然而被生活拖壓,不堪重負。她第一次發帖子,我被深深震撼。
她說,她的哥哥在一個雨天開車回家,為了躲避一個橫穿馬路的行人,車撞大樹,成為植物人。她替自己的嫂嫂和父母記錄下ICU(重症監護室)裡的每一個夜晚,以及對一個家的艱難支撐。
她說,嫂嫂要上班,父母還沒退休,請了兩個護理人員,可是她們只顧自己睡覺而忽略了哥哥的感受。每個護理人員每月800元的薪水,自己做教師的微薄收入和待嫁的嫁妝全都放了進去。幾次想要辭職,可是想起班裡快要升學考試的孩子,終究還是不忍。每次,給哥哥做按摩,看嫂嫂憔悴的眼神,內心就很痛苦。生活最沉重的石頭壓在自己身上,喘不過氣。自己25歲了,可是根本沒有勇氣去談戀愛。命運是沉沉的石,積壓在她的胸口上。
我幫她記載這個故事,只是終究還是寫成喜劇——故事結局裡,女子虔誠的呼喚終究還是喚醒昏迷的男人,皆大歡喜的結局。看過的人都說這真是個讓人流淚的好故事啊,故事裡的深情令我們感動。可是,這篇稿子卻遲遲未得刊發。
說到這裡,你一定知道原因:我寫的,不過是我一廂情願的童話,真正的人生,是至今都在掙扎的這個女孩子和植物人哥哥的相依為命。那些真正能獲得讀者感動的故事,應該是真實的故事。帶著真實的情感,瑣碎的生活細末,打動我們的內心。
從悟懂這個道理那天開始,我放下單純美好幼稚的幻想,一心記錄一點真實的人生。
當我們把視角放低,才發現,所謂生活,是最凜冽的童話——愛情,不過是柴米油鹽、尋常夫妻;事業,不過是身體力行、腳踏實地……
而生活本身,是無法真的承載那些像童話一樣的美好情節的。
童話,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蜃樓。我見過一位老人,他和他的老伴每天黃昏都牽著手去海邊散步。他釣魚的時候她就安靜地坐在一邊,從來沒有聽她說過話,而他和她的身影極少分開。夕陽下,我以為,這是最美好的童話。
可是後來有一天,老人告訴我,他和她之所以能夠幸福地在一起,是因為他們彼此包容。他性子急,她性子緩;他身體強健,她身體虛弱;他喜歡書法,不會做飯;她喜歡烹飪,不會寫字……她從來都覺得他的字最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