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看,他從來都覺得她做的飯最好吃。
老人說,生活最細微的那些小事,就是幸福的原因。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開心才是最重要的,至於那些只有電視劇裡、故事書裡才會出現的浪漫場景,也只有你們這些小姑娘才會信。
老人這樣總結:愛情和婚姻一樣,都是生活,不是童話。此道理,對於其它很多事情都同樣適用。
恍然大悟。
原來,相信童話,是因為我們還年輕,生活沒有磨去我們天真的翼,展開翅膀就可以在幻想的世界裡飛翔。可是忘記童話,是因為成長,因為腳踏實地經歷生活中的磨難與平庸,在最淺淡無奇、不斷反覆的日子中感受傳奇。
所以,忘記童話,是要我們從今天開始,書寫我們自己的傳奇。而這樣的傳奇,你又怎麼知道在別人的眼裡就不是一樁美好的童話?
忘記報復
六月,我病毒性感冒,每天去醫院打吊針。隔壁是醫院的急救室,每天晚上都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第一天晚上,一個女孩子在洗胃。她恨愛人拋棄了自己,吞了三瓶“安定”。洗胃是件很痛苦的事情,我聽到她不停地嘶嚎,就是那種困獸一樣的嚎叫聲,很慘。第二天晚上,一個女孩子被男朋友捅了兩刀,招招致命,而實際上還有10天她就要拿到學士學位。
第一個女孩子活下來了,第二個死了。
第一個女孩子,她說她要報復那個負心的男人,要讓他一輩子生活在陰影中,永遠覺得揹負了一條人命。不過可惜她沒死成,她躺在醫院裡洗胃的時候,那個男人都沒有來。第二個女孩子,被搶救還不足三分鐘就宣告死亡,她的同學在門外哭泣,她的父母正從臨近的農村趕來,她的男朋友已被拘押。她是報復的犧牲品,她的男朋友也是——男孩子是她的同班同學,也快要畢業了,也有一個農村的家。負擔他們兩個人讀書的兩個家庭,都很辛苦。如今,兩個家庭都心痛到絕望。
後來才知道,這個男孩子審訊的時候這樣說:要畢業了,她要去別的城市,要和我分手,我只是想報復她,我不是真的想要她死,我只是想讓她嚐嚐疼的滋味。他忘記了,他們都是學醫學的,他對大動脈位置的把握精準無比,急紅了眼的時候,已經沒有力度可以掌握。
常常都是這樣的:失去愛情的時候,我們都以為自己是再也翻不了身,我們只求一死。可是,我們都沒有想過這樣一個道理:那些愛我們的人,因為我們的死,痛徹心脾;而那些不愛我們的人,既然已經不愛了,我們的死帶來的只不過是瞬間的震撼,稍後也不過就是人生的插曲。最淒涼的是,有的人,甚至把我們的死當作負擔的解脫。所以,我們昂貴的生命對他們而言只不過是最菲薄的饋贈。
那些以為可以讓對方因自己的死而傷心痛悔一輩子的男女,是太自以為是了。他們以為對方一定很愛自己、真愛過自己,所以一定會為自己的死難過一生。那就可笑極了——如果他真的愛你,又何必與你分手呢。
而那些因為對方拋棄自己就去殺死對方的人同樣可悲——“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你以為你真的就可以逃脫法律的制裁?你搭上的只能是連深愛你的親人在內兩個家庭一生的痛苦。
記得曾經採訪過一個人,是一家企業的老闆。多年前他的企業曾經瀕於倒閉,原因是他的競爭對手竊取了他的商業機密,為了報復,他利用商業手段將對手逼上破產的絕路。可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決絕與殘忍,在對手倒下的同時,他也失去了合作者們的信任。很快,他的企業也搖搖欲墜。這個時候,一個曾經的夥伴看不下去了,收購了他的廠,告訴了他失敗的原因,並繼續留他做總經理。從那以後,他依然在商場中鬥智鬥勇,也時常被欺騙,可是再也沒有刻意報復過誰。因為信譽好,如今企業蒸蒸日上。
傷人者自傷,這個道理,很小的時候就有人告訴過我們。可是在急紅了眼的時候,我們忘記了一切,唯獨沒有忘記報復。而“報復”,是柄雙刃劍,我們終於暢快淋漓地傷了那些傷過我們的人的時候,那些真正愛我們的人,也在汩汩地流血。
忘記報復,就是要讓那些真正愛我們的人,再也不要受傷害。
同時,忘記報復,在很多情況下,本身也是一種最獰厲的報復。想想吧:有那麼一天,那個曾經傷害過你的人,當他走到你面前的時候,本來他以為會看見你怨毒的眼神與無力的掙扎,本來他想要用最不屑的言語來取笑你。可是,他突然發現你已經不記得他,這對他而言,將是一種怎樣殘忍的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